第一百章 九曲贼的礼物

作者:罪孽999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酒过三巡,微有酣意,“久且洛生”便讲起了党项羌的习俗,那叫一个唾沫横飞。

党项羌并非柴令武相像中的住帐篷,而是住木土房屋,因为冷,房屋以牦牛尾与羊毛覆盖,一年一换。

身上的衣物粗糙,身上时常披着毡子。

有长寿的,年岁可达一百五六十岁。

对于这一点,柴令武将信将疑。

在这个四十就算老汉的年代,能活那么长,很惊人的。

部落之间、民众之间,盗窃、劫掠、殴斗是经常事,特别注重复仇,在没复仇之前,蓬头垢面、跣足、蔬食,斩仇人而复常。

么么,也是党项羌的领地寒冷了。否则,想想那个味,酸爽得不要不要的。

光脚丫子,在那里怕是会生冻疮。

至于蔬食,这一点得好好说道说道。

党项羌不事种植,以牛、马、羊、驴为主食,蔬食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尝鲜嘛。

此时的党项羌没有文字,以草木记事,人死皆火葬。

妻其庶母及伯叔母、嫂、子弟之妇,则是被外人垢病,称为烝报。

像前隋的义成公主在突厥,就是烝报的典型例子。

烝报其实并非各周边民族的专利,《左传》中“烝”、“报”的实例出自秦、齐、楚、晋、郑、卫各国。

在地主阶级的封建制确立以后,中原王朝的烝、报渐被视为“乱伦”的淫行,成为偶然发生的现象,要受到谴责和治罪,不再具有合法性和普遍性,历代王朝都在不同程度上禁止烝报婚,有的还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

周边的各民族,在这点上则维持了旧习俗,颇为中原人诟病。

党项羌各部以姓氏为聚落,但大部之下还有小部。

所以,党项羌并不是无懈可击,只是看看你有没有用对人。

要是用上“久且洛生”这样一个对党项羌知根知底的人物,对付拓跋氏应该容易得多了吧?

投桃报李,柴令武也悄然送上一块谯国公府的令牌,让“久且洛生”在需要的时候登门拜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