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听剑吼西风,望霹雳弦惊

作者:林阡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却也是沈钧这个最了解司马隆的人提出了“应变”:“确实,司马隆要想到这计谋太难,就当我们这条计谋能成功,但是。无关计谋,关乎应变——别忘了闰八月司马隆输给我们,就是多亏了寒将军的‘应变’。负责金军腰部地段的将领,会否应变力极强?即使中计,却能够极速给出对策,再棘手的伏兵也能杀?而且,很可能他负责了中段,就不会被别处的动荡影响心绪……”

司马隆的强度在那里,就应不怠以最高水平去揣度他。

“坐镇中军的是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铉,坐镇后方是齐良臣和陈铸。应变能力最强的陈铸在后方。想来是防着我们的剪尾伏击。”当时飘云说。

这一点像司马隆对腰部地形会有疏漏一样,百里飘云等人对情报也有误差——

“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铉坐镇中军。”盟军研究过落远空送出的情报,却不知道战前陈铸放给副将们的消息是假,陈铸近来把落远空的范围压缩进了五人之内。

而事实上,坐镇中军的却是诡绝陈铸和蒲察秉铉,战前陈铸此举还只不过是为了抓细作,却在现在歪打正着,逃避开了百里飘云等人的精打细算。说是意外,也不意外。这一切只因司马隆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前方后方皆危险的时候,中段金军可以令自己垂拱而治。所以同意陈铸的那一刻,预示着司马隆一开始就平均分配了注意力,也就从根本上本来就杜绝了冲腰。

司马隆的这一潜意识可能连他自己也没细想,飘云不算轻敌却必然还是低估了他。

这一战。司马隆和飘云再强悍都还是各有漏算,最终只看谁的漏洞更大,更加意想不到。



此刻中部战场其实与司马隆设想中的剧情无异,性质上属于简单伏击的杨致信,被聪明如陈铸与稳重如蒲察秉铉联手击败。

致信和飘云、听弦一样计谋落空,七刻左右。宋军的冲腰和剪尾双失。



岂止计谋落空,性命危在旦夕。

无暇为失踪于兵阵的飘云担心,无暇去给承担着重任的致信祈祷,拼尽了全力的听弦,此刻全身都在齐良臣拳气的笼罩下,逃不脱一个死字。

为什么没有求生欲了?因为,起码我无怨无悔了。可以帮师父、帮寒将军,打这么久,这么多招,对得起寒将军离别前按住他肩:“靠你了听弦。”

那时候的自己微笑回答:“不,是靠大家的。”发自肺腑地觉得要靠大家,因为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打齐良臣,即使能撑到底最后还是送命,但只要撑到致信赢了,自己不仅起到了作用也会捡回一条性命。多好,他为战友们打头阵,战友们帮他扫外围,互惠互利,相辅相成。

虽然到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致信竟没有胜……听弦的眼皮已经沉重地抬不起,昏惑中震耳欲聋的一句话却是“靠大家的”下面那句,杨致信说来振奋士气、坚定信念的:“活着!再会!”于是众少年一起吼完此句便离散上阵提刀携枪意气风发,短暂的各奔东西是为了战斗更是为了生存和再会!

突然间手指如回光返照一把抓住身下的土,却被泥尘嵌进了指缝、那感觉真是难过得泪流满面,对,就是这种难过,证明我还活着,神智其实是明朗着,原来眼皮抬不起不是受伤严重,是因为眼皮上有血啊。

辜听弦,为什么放弃,满足了不是你放弃的理由,因为,也许致信下一刻就赢了,呵,我可不想当成个烈士被你们供奉起来,也不想你杨致信因为害死我的关系明明有功却被师父下狱……

下狱……虽然师父他动辄罚我下狱,其实想想。也没什么不对的,听弦双眼忽然模糊,糟了,是血进了眼睛吗。嗯,就是这腥气让鼻子也酸涩。

暴喝一声一跃而起,几乎是凭着本能去打齐良臣拳的方向,曾经在榆中之战他也瞎过,因祸得福现在倒反而驾轻就熟。视线模糊之际听觉敏锐更多,而且排除了一切可以干扰的东西,潜心入刀以物通物偏偏容易得很!于是这一刀切中肯綮,恰好把齐良臣的致命一击猛磕了回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