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吟儿又怎能让林阡不能两全其美?心结不解,总是不能和衷共济,或还埋下祸根。孙寄啸非但不能真正解气,莫非还会深受委屈,对其麾下则更不公平。于敌人而言,孙寄啸和莫非的关系不和,永远是盟军无法消除的漏洞,越影响,越深远。
“然而,莫非手里有一个最兴盛的黑道会。”一直没有开口的吟儿忽然说,孙寄啸一怔,看向她。
吟儿虽然说得轻,却哪字哪句不对了:“且不谈当年莫非曾经当场就受到刀创的惩罚,其实后来莫非在川东奋发治理、奔波劳碌,不也是惩罚的一种?只不过,和程宇釜前辈的自暴自弃不一样。”
“莫非这些年的努力,对得起郭昶的牺牲,弥补得了黑道会当初的损失,将功折罪,也当得起郭昶交托的繁弱剑。”吟儿走到孙寄啸身边,步步是赢,哪字哪句,不敲打在孙寄啸的心上。
凤箫吟的这句兴盛的黑道会,提醒孙寄啸,黑道会再也不是千疮百孔,而早已是欣欣向荣,很多事情,很多人,都已经沧海桑田,当年的罪臣,后来是肱骨,是黑道会的不可或缺。
孙寄啸。沧海桑田了,你要莫非的性命也好,还是要林阡将他降级也罢,真是解了自己的恨呢。还是遂了郭昶的意?怕只不过是心心念念的一份执着,而忘记,现在的自己,已经和当年的自己,心境、气度完全不一样了。是的。当年阆水之战的你孙寄啸,还曾跟大哥一起痛骂过盟王小人,而今,而今为何还要把当年的心绪带着,存心为难盟王呢,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想——
其实,大哥说盟王是他最重要的人,莫非何尝不是郭昶最重要的那一个?是凤箫吟的这句繁弱剑提醒了你,否则,为何二哥的遗物没有留给黑道会任何一个人。说明郭昶也希望黑道会能在莫非带领下蒸蒸日上吧。
因为,无论祁连山也好,黑道会也罢,初心全都是抗金,大义私仇,必须取舍,为何不像听弦那样,做出自己最理智的选择?忽然发现,旧仇不过一场虚空……
当凤箫吟说,莫非的罪过确实重。惩罚看似轻,但是他将功补过了……孙寄啸,你也因她提起黑道会和繁弱剑发现了,你的固执只是刻舟求剑。郭昶根本不需要莫非伏罪;而拨开执念看见本心,你早已认可莫非的这一功绩……
为何你还是迟迟不肯低头,双肩颤抖着没回应凤箫吟也没去饶恕莫非?
是因为,不能把对林阡的改观和信任毫无理由地转嫁给莫非,怕林阡也有看错人看走眼的时候、终究还是对莫非惩治过宽、纵容太过了?是因为,对未来的这个同僚。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归属感?是因为,凤箫吟太狡猾,事实上,将功折罪和伏罪受惩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罪行那么重怎么可能说原谅就原谅?!
归根结底,凤箫吟的这一席话,只是使得孙寄啸本心的结打开了,没有用,关键是莫非那边的结并没有打开,所以孙寄啸无法拥有对莫非的彻底“信任”——
受惩?莫非当场那一刀是他自己插的,轻重自知,算什么刀创惩罚,有程宇釜一生的心理惩罚大?将功折罪?是啊成绩做得确实好,可是,谁能证明他莫非是抱着救赎的态度去建功立业的,如果他只是抱着建功立业的想法去建功立业?!还有,莫非这个人的本心谁知道,郭昶怎么对莫非就是莫非怎么对郭昶吗?
没有“信任”,何来“归属”“原谅”。
如是,心念杂乱。
却在那时,无助的肩膀被人按住,他一惊,恍惚中只觉大哥就站在自己的轮椅后。
林阡何尝不知他会如此境地,然而迎难而上、大刀阔斧要斩乱麻,绝对不是揠苗助长,而是为了一次解决,釜底抽薪,大乱大治。
“其实我听了黄鹤去的那些谣言,心知寄啸对我有着‘光明磊落’的信任,却非要带莫非一起来释怀,不是心急要你一定点头连带他一起原谅,而只是想恳请寄啸,再多给我林阡一份‘赏罚分明’的信任。”林阡说,语虽轻,力却重,前一份信任,毕竟是林阡先有言行,寄啸后有评判,然而这一份信任,却是要寄啸先信,所以是个恳求。
“盟王……”孙寄啸抬起头来,只觉林阡看穿了他所有的怕,以及他为什么做不到当场就宽恕。
“那么深的不满、不忿,岂是说解开就解开……因此,便先多给林阡一份信任,信任‘林阡对莫非的信任’。这段时间,趁着战事不那么紧张,我会让你去西吉一带、协助莫非的人马一同追歼楚风流。你就在莫非的身边,好好地监督他,若是在这一战还能列出他的罪状,那便连同旧日的罪一同,将他惩罚。”林阡说时,孙寄啸静静聆听,为这魄力慑服,为这自信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