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盟主?”吴问。
“把回海这帮打头阵的金军精锐,谁都知道青面兽能一灭三千,那他们上山后都是怎么了?不知青面兽厉害吗、还是确定青面兽不在?怎就那么嚣张,岂非求战求死?”吟儿道出疑虑。
“把回海脾气暴躁、完颜表里不一、完颜赛不还以为他战力高是被鬼神附体。上山之前,大部分金人顾忌青面兽,‘先兵’其实是在暗,明面上还是想要招安。只不过上山之后看见青面兽不在了才违令掀乱。”蓝扬为她分析山顶之事的合理性。
“金军全部暴躁或有劣根性吗,三十几人就没一个劝阻或迟疑?”吟儿摇头,依然觉得不对,“有无可能是奉命?‘青面兽不在就掀乱’?”她咬重了这个“就”字,而不是蓝扬说的“才”,“如果说金军的‘先兵’是偷摸鬼祟、躲藏谨慎的,那么,他们为何会越来越轻易地被我军获悉和采取对策?”
众人皆是一凛,想起一开始海上升明月还死活追不上刘铎的速度、此刻却能及时同步、这真是海上升明月克服万难进步了?又想起,他们在盟主失去联络后如张鉴军师所言“慢了金军一步”,可是到了山上之后,“才刚逮出几批伏兵,就闻听到山顶有乱”,又是一个几乎同步……
“他们这些人不是打头阵的,而是……诱饵?”蓝扬倒吸一口凉气。
“对,就算青面兽在,金军也会想尽办法在山下对我军虚张声势的。金军为的,就是用山上的乱子对张鉴这些细心的军师们声东击西!”吟儿知道,现在叫张鉴刘淼别过来攻夺大圣山恐怕来不及了,可是他们想要来拦截刘铎主力的千余陇西军势必扑空!因为
因为这一刻,在收到控弦庄确定张鉴中计前往大圣山的情报后,在侧等候多时的刘铎终于亲自领军、身先士卒“改道打击小青杏,夺下昨夜未能夺取之地,完成昨夜未能完成的与会宁军夹攻石峡湾计划”!
金军主力倍速进攻大圣山?那不过是借海上升明月之手,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之道对宋军反间和虚晃一招!刘铎故意假装自己要围攻大圣山,真正是为了调走张鉴刘淼等陇西单行寨的注意力。为何要这般迂回?因为昨夜伤亡惨重,他现在手下能打的人着实不多。当然了这既是限制也是机遇,意气风发的宋匪不会想到他们会在这种本该休整和反思的时间重新冲击小青杏,当金军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宋匪则掉以轻心,始料未及!
什么叫“金宋双方为了这位临江仙的新老大不得不把战略重心偏移”?说白了只是宋军一厢情愿地以为金军也全部偏移,或者说那偏移重心刘铎也想过但那只是刘铎上一步的想法而已。刘铎牵住了张鉴的鼻子走却又让他跟不上节奏,表面上的阻上到下,其实是为了声东击西。
若不是山顶上把回海和完颜等人的表现并不够完美、教凤箫吟看出破绽,刘铎这一计堪称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因为他把张鉴能算的全都算了!趁着此刻抗金联盟防守西南的陇西寨想打大圣山,而越风、沈钧都在东北打高风雷和移剌蒲阿蒲察秉铉等人,刘铎要率众横跨小青杏与关川河根本是如履平地!即便凤箫吟发现破绽也为时已晚!
然而,不费吹灰之力夺下小青杏的刘铎,即将带麾下金军强渡关川河时,却确认了两个噩耗,其一,大圣山上的大内高手们全军覆没,其二,关川河对面有人守株待兔着对金军击其半渡。
“还会有谁,思路比我更快一步?”刘铎当然诧异,居然有人一早就算到了自己会走这步棋、早早就派人在这里拦着我?该不会张鉴刘淼被骗是假、他们反过来对我虚晃了一招?然后西东两路对我夹攻!?不对,张鉴没有那个实力……
直到看到对岸主将是辜听弦后,刘铎才明白了,能游刃有余调遣静宁军到定西的宋军军师只有一个,那就是柏轻舟。换往常,她可能不会等到危机关头才会对宋军救急,最近她完全是因为身体原因才时而参与时而缺席。
纵然如此,今日她才刚睡醒,就从战报里识破了刘铎的这一计:“告知张军师,他所说‘盟主失踪,不可慌乱’是对,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干’是错。刘铎就是要张军师‘不能什么都不干’。”只可惜毕竟距离遥远,她所说的“希望张军师将计就计、反虚晃一招”并未能来得及传达给张鉴,他们是真的去打大圣山去了。
因此,此刻刘铎需要作出个判断,他是面对两路夹攻束手就擒呢,还是只要鼓足勇气去打辜听弦那区区一路阻碍?!
“打,只有一路阻碍。”足智多谋的刘铎当机立断。
“大人,为何如此肯定?”有人问。
“其一,若这场仗宋军准备充足了对我将计就计,那此刻我们脚下的船该被偷偷凿过,然而并没有,宋军根本是亡羊补牢,且还是千里疾行、远道而来,人数不多,不足惧。”刘铎自信地笑,“其二,柏轻舟是胜过我了,可段大人却和她旗鼓相当。”
刘铎坚信,战狼应该会算进这个柏轻舟的变数,加上战狼也必定对青面兽感兴趣,所以势必会给定西金军加筹码,所以刘铎果断决策:一众麾下只需殒身不恤地往前冲,此战必会有我们的精神领袖来拯救!
打定主意之后,刘铎义无反顾以身垂范:“比这更难打的仗,咱们不是都见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