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好吃的进肚子,方宝辉的活动量又足,那个子蹭蹭长得极快,才两三个月已经跟方芸妮一样齐了……
开春地里的活开始多起来,舍友们天不亮就要爬起来穿戴好去集合领工具干活,忙碌一两个小时才能去吃饭。
一个个累得嘴皮子都动弹不得似的,回到屋子里麻木地洗漱,然后扑到床上能一觉睡到第二天。
还不到半个月,她们脸上的肉眼见得速度消瘦下去。
方芸妮看着也不是滋味,可是物资不够丰盛,仓库里除了粮食、菜干外,其余的东西都需要隔三差五采购。
像是鸡鱼蛋肉,农场得分配额度并不多,却有一两千张嘴等着呢。
早上高峰期过后,方芸妮忍不住询问道:
“郑师傅,咱们农场粮食种得不错,不过果蔬少,而且放着大好的山林,却没有发展畜牧?”
郑师傅拿着毛巾摸摸头上和脖子上的汗水,接过小徒弟递上来的茶水,先咕嘟咕嘟喝了一气,才回答:
“咱们农场看着人多,但是每年都有开荒任务,光是这个就足够咱们忙活的了。”
忙活差不多的牛师傅也凑过来,点头说:
“地越开越多,养地、耕种,咱们同志们能保证粮食作物正常收割,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能还有精力侍弄更多的菜园子呢?”
“对对,再说畜牧说得轻巧,养羊、牛的话,这买崽子钱多,还需要懂行的人来,而且特别费时间……饲养鸡鸭更是,弄不好一死一大片,全年功夫都白费了……”
“咱们农场稳着来就行……”
方芸妮却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过她脑海中关于畜牧类的信息,都比较笼统和偏向理论,只能说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摸索研究。
“我觉得小方同志的想法不错,如果农场畜牧发展成一定的规格,能让农场的收益翻上好几番。”
不知道何时厉清泽出现在旁边,轻笑着说道:
“咱们有场地,人手其实也不用愁,毕竟昭阳农场牌子响亮,随便一招呼,很多知青都愿意调过来。”
“唯一需要解决的便是技术,若是在平时,这聘请专家是个难题。有本事的专家,肯定全国各地跑,帮着诸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咱们要想跟他们取得联系,得有人脉,还得预约。等人来了,解决眼下的问题,人立马又赶往其他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