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甜枣,吃了开心,后面的事,即使不喜欢,皇后也得开心的点头答应。
弘道帝的耳朵长着呢,就算没了李辅国,有些话他也能听得见。
太子仁义,太子英武,太子大智……
三郡百姓,现在只知有太子,不知有皇上。左右翊卫,更是没报批的情况下,便扩了军。且为太子马首是瞻。
这些事,进了弘道帝的耳朵,便不能不让老头子多想。
权力早晚会交出去,可没交之前,谁也不能砰。亲儿子也不行。
召太子回大兴,让太子好好陪着皇后,尽尽孝心,那么兵权自然而然便要交出来。
太子交出来的军权,不能把在一个人手里,南宫家也不行。更何况最近有风言风语传进弘道帝耳中,说南宫家暗中资助福王。
老皇帝送走皇后,便琢磨着派谁去给南宫守当监军。这个人选不好选,此人既不能束缚住南宫守的手脚,也不能让南宫守独揽大权。
弘道帝正琢磨让谁去好呢,御史大夫钟离履刚好撞在了弓弦拉满的箭镞上。
钟离履是来谈钱的,虽然跟皇帝谈钱很伤感情,可弘道帝还是忍了。
“朕知道,俸禄的事官员们怨声载道。可现在三郡叛乱未平,朕得让抛头颅洒热血的儿郎门吃饱饭不是。”
钟离履也知道,大军在外,且不能乱。不然危害可是比三郡叛乱还要厉害的。可这俸禄的事,也不能拖得太久不是。
现在已经有官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影响很不好。这事他这个御史大夫得管,但问题是没等他张嘴,便被会被那些官员直接怼了回去。
“一家子都要饿死了,大人管不管。”
银钱是户部尚书管的事,他钟离履管不着,遭人白眼便是肯定的了。
如今硬着头皮找上皇帝,却被圣上一句三郡叛乱给搪塞了。钟离履正感无奈的,却见圣上一拍大腿说道。
“正好太子不日将回大兴,左右翊卫缺个监军……”
弘道帝拿战事说银钱,平叛越快,消耗越少,户部便能拿出银子。老大人行事稳重,正是监军的好人选,且能帮上南宫守一把……
钟离履耷拉着脑袋回的家,刚进门正好撞见了家里的祖奶奶。
“干嘛垂头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