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话,声波气味里的线索

作者:北归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经嗅细胞的分辨破译,转化成传导电,沿着神经元,气体情报送进大脑皮层。

“二价铁分子占30%以上,铁锈味说明,挥发10小时以上了。”

天生面色苍白的卡尔·布莱恩,黑瞳无焦点,专注感知气味,分析现场遗留的信息,沉声道:

“自来水……消毒剂味道,还有洗发水香精味,被害人当时可能刚洗完头。”

憨头憨脑菜鸡探员特蕾希,左手本子右手笔,时不时用食指,抬一下笨重浑厚的近视眼镜,问:

“老大,为什么只洗头?一般不是洗澡时洗头吗?”

“没有沐浴露味道。”

人形气体分辨机卡尔·布莱恩,走到客厅,低头,凝视脚下拖曳成条状的干涸深红痕迹。

闭上眼,屏息静心。

耳边慢慢荡来,现场人员十几个亦深亦浅的呼吸声、心跳声……

忽略杂音,他仔细捕捉、分辨案发现场遗留的声波。

案发当时,音波向四周扩散,继而弱化消失。

残余音波会被墙、其他物品吸收,被他重新捕捉回来。

现场声音可提供的信息很多——嫌疑人身份、作案手法、是否熟人作案、作案动机等。

此时,他的听觉感知,仿佛一群脱胎于耳蜗的小精灵,敏捷地向四周纷飞开来。

听觉小精灵们到处飘飞,拨开时间的层层阻隔,钻进不同的维度空间,辛勤地收集案发现场的声波。

卡尔·布莱恩听到:

*惊恐尖叫求饶、挣扎踢打的浅浅回声;

*椅子和桌上物品咚咚掉落;

*“呲”一声利器划开皮肤的声音……

*嚎叫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