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忽悠的小禾谷,他会知道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的道理吗?
心里想着,司宁宁克制不住弯起眉眼,轻轻笑出声。
这回送水,司宁宁半路在地里遇到了赵宏兵。
赵宏兵见司宁宁拎着水壶,隐约想起前段时间他婆娘提的一句:
“司知青不仅思想觉悟高,这心思还细腻呢!天天儿的上午、下午给下地的知青同志送水,别个家里就是亲生的姑娘、妹子也没见着有哪个跑那么勤的。”
说实话,一众女知青里,赵宏兵最不看好的,就是司宁宁。
为啥呢?
因为人长得漂亮,浑身白净又细皮嫩肉的,确实不像个能吃苦的。
而且,赵宏兵总觉得,越是长得好看、水灵的,就越能惹事。
不过,大抵是听多了陈莲米对司宁宁的美言,赵宏兵对司宁宁的印象,在后来也改变了不少。
尤其是前几天赵宏兵去猪栏看过,整个猪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几头猪也瞅着比之前精神好了不少,仔细琢磨下来,司宁宁的表现也确实不像那种啥也不会的花把式。
要知道,身为生产队队长,每年压在赵宏兵肩上的重大任务就两个,一个是田地收成,另一个就是公家明确规定指标的几头猪。
猪和公粮不一样,交公粮要是因为欠收交不上数,欠着下一季再补上也一样。
可猪不同,要是在年底达不到指标重量,那就要从别的地方补的,就比如说现在三队猪栏一共四头猪,年底要上交三头,队里只能留下一头。
如果上交的三头猪重量不足,就得用留下的那一头去补。
三队一个生产队按户算就四十多户,可要是按人口算,就是没有二百口人,那也得有个一百九十口,留下一头猪都不够分的,更别说还要上交一部分出去。
司宁宁不会种地不要紧,可是她会养猪啊!
养猪也是个长项不是?
年底社员都能吃上肉了,对来年有了盼头,干起活儿来也更卖力的劲儿。
这么想着,赵宏兵心里燥热都散去了不少,他兜过挂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一把汗,难得地主动打起招呼,“司知青,送水呢?”
“啊,是……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