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春秋时代男女那点事

作者:荣誉与忠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说白了,以春秋的社会规则,一个家族由强势的家主说了算。而小到夫妻之间,事实上也是强势的一方在决定一切,看的无非是谁强势。

懂了“规矩”的施夷光和郑旦只要能维持“本份”,不用有过多的担心。

然后,她俩其实对芬嬴不会有任何地位上的威胁,芬嬴足够聪明才不会跟她俩主动产生什么冲突。

智跞和智申后面知道赵伯鲁带着芬嬴上门,作为祖父和父亲派人送来了一些礼物。

春秋时代的诸夏这边采取的是分餐制,也就是不管跟谁吃饭都不会做同桌,分别有自己的座位和饭菜。

因为智瑶和芬嬴现在只是订婚的关系,使得芬嬴能够跟智瑶和赵伯鲁待在同一房间用饭。

换作是智瑶跟芬嬴已经成婚,以规矩芬嬴则是需要在另外的屋子进食了。

在刚才,赵伯鲁没有提到为什么带芬嬴过来,聊的是军事相关的话题。

从这一角度来看,赵伯鲁分明是得到了成长。

以往赵伯鲁跟智瑶聊得最多的是烹饪,两人能够对于什么食材该怎么烹饪才能好吃聊上非常久。

“千匹良马置换面食发酵之法?”智瑶没记错的话,其实赵伯鲁已经从自己这里学会了让面发酵。

春秋时期,种的一般是大麦,但是小麦绝对有在种。

小麦在诸夏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夏朝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就有了。

北方的各家族对不管大麦或小麦只是会少量种一些,原因是两种农作物极其损耗地力,成熟的施肥手段没有被研究出来之前,傻子才大肆耕种呢。

智瑶将发酵的方法“发明”出来,弄的就是馒头以及包子。

赵伯鲁现在需要的就是做出数量很庞大的馒头,打算用作出征时期的主食。

“这少年是脑壳坏了吧?哪怕是为了奔袭,弄馒头当军粮的成本,是不是太大了。”智瑶却是不会去纠正,对于赵伯鲁明明懂发酵之法却来购买‘专利权’也没什么意外。

会跟要不要大肆运用是两回事。现在还是极度讲究“专利”的,属于哪个家族研究出来,除非是那个家族小到一捏就死,要不然不想产生什么纠纷,想使用哪个“专利”最好取得使用权。

智瑶看着一脸期待的赵伯鲁,心里在想:“赵氏储备了数量很庞大的麦吗?”

有那个可能。

只是,麦磨成粉在没有磨盘之前会是一个很费人工的工作,其实光脱壳都是一件麻烦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