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蠢蠢欲动

作者:荣誉与忠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中,楚国的邦交还是智氏帮忙牵线。

对魏氏来说比较郁闷的地方在于,楚国的新令尹白公胜将所有注意力转到国内的平叛,等于说短期内不可能跟魏氏有太多的互动。

“魏氏应该有心思跟楚国平分郑国?现在楚国那样,魏氏应该庆幸的是提议没有正式提出来。只是,魏氏想要单独灭掉郑国,看似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啊?”智瑶很清楚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就是魏氏一旦在攻打郑国时兵力折损太多,恰恰就是智氏发动内战一举吞并魏氏的时机。

说到底,能够独吞的话,智瑶凭什么跟别人一起瓜分晋国?

“韩氏……,他们先天不足,没有强力的盟友自己办不成什么大事。”智瑶翻到了韩氏新一次入侵秦国的情报。

不对,新一次是以国战形式攻打秦国。

这一次,狐解作为名义上的主将,全程却是孙武在发挥。

他们将秦军吸引到白翟境内,三方在各个地方展开了不下于三十次的大规模交战。

孙武事先得到了智瑶的嘱托,以消耗韩氏和秦国的兵力为主。

当然了,奔着消耗兵力而去,事情却要做到不留痕迹,很是考验孙武的办事能力。

智瑶从情报得出的结论是孙武将事情做得很棒,看上去所有的损失都合情合理,哪怕某个局部损失惨重,完全是负责指挥的人不按照命令行事所导致。

这种操作其实不难,洞悉到某人的个性或是行事手段,明知道会有问题又进行委派,肯定会出事啊!

至于为什么明知道会出现问题还委派?孙武只是提出建议,讲了可能发生的事情,怎么任命是由狐解或韩庚去决断了。

这一波,韩氏折进去了约一万左右的兵力,成果是歼灭了参战的将近两万秦军,以及约三万左右的白翟人。

智氏、魏氏、狐氏和钟氏当然也出现了折损,合起来约是六千左右,真不能算少了。

智瑶所知道的是,韩氏对这一次的出征非常满意,从头到尾礼遇孙武不说,大军没有归师就有人联络智氏,送来了一批礼物。

那些礼物并不是韩氏送给智氏,说白了就是韩庚无法直接赏赐孙武,需要走礼物转交给智氏,再由智氏去对孙武论功行赏。

其实,韩庚的做法才是当代最正确的操作手法,换任何一种方式都将引起纠纷。

智瑶看完了情报开始处理国事。

包括秦国再次委托周王室表达了对晋国的服软,愿意交纳贡品之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