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共有百八十人到大余县城去赶集,正好轮流拉货。
一路上,叶凡和陈龙、陈虎在队伍前边开道,后面的村民紧紧跟着。
二十辆推车,足足三百张兽皮。
陈龙说,这是一年来的存货,正是要在年底的时候,去大余县城里换些钱财,再采买米粮回来。
这去的时候轻松,回来就得累了。
二十辆推车,肯定都是要放的满满的,一辆车最起码都是三四百斤的分量。
叶凡奇怪了,赶集不是经常的么,怎么还非得这个时候统一去卖货卖粮。
“叶凡先生,你不知道,赶集并不是常有的事儿,寻常一两个月可能有三四次,可是到了时夏时候,三四个月都不一定有一次。
村子里的收入少,赶一次集,卖些皮料野味,能换些银钱,应付杂税。”
“为什么不买些粮食备着?”“夏秋后有了收成,家家吃的都是新粮,大余县城的商会卖的也是新粮,价格贵。
现在,新粮都做了陈粮了,放到仓库里,明年就不能吃了。
所以,每到冬季来的时候,商会便低价出售陈粮,以免浪费了。”
“这样岂不是村村都不会为了粮食发愁?”“不是这样的。
先生,我们陈台村人不多,耕作土地也少,种田只够半年的吃食,所以大部分的都是上山打猎,去换那些陈粮。
像其他地方的村子,他们的土地比我们多十倍!
他们不需要米粮,只是换些生活品回去。
咱们村子人少,又穷,能温饱就不错了,哪里有闲钱去换那些玩意儿?”“……会有的,面包会有的,汽车也会有的!
”叶凡无奈的叹了口气。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陈台村的现状。
当初自己来这里的时候,每天吃的只是米粥,这些还是小玉去陈老爹家里借的。
第一天猎人队回来的时候,分了一些肉汤,小玉舍不得喝,都给了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