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急怒:“你什么意思啊?我们家再差,也比来旺家里的口碑好吧?他们一家,把葡萄园承包给二宝,赚了几十万,还嫌赚少了,四处说二宝的坏话,还要到镇里告他,被村里人骂为一家白眼狼,我们家咋可能跟他们家一样?”
“唉……”红旗叹气,他觉得自己家现在的口碑,说不定还不如来旺一家呢。
来旺一家,只是和二宝闹矛盾,也没有像母亲这样,四处招惹村里人,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
正在这时,他们看到村南路口停着一辆坏掉的小货车,车上装满了四五斤的活鸡,一个大脑袋的青年男子,急得满头是汗,正在换轮胎。
旁边打牌的村民,有人围观,说说笑笑,没少打趣朱胖头。
红旗指着那辆小货车说道:“妈,那个大脑袋看到没有?是我中学同学朱胖头,住在隔壁村,听说他最近几年,一直在养鸡,我们向他打听一下养鸡的行情,你看怎么样?”
翠花惊叫道:“啥?那个大脑袋是你同学朱胖头?他爸妈咋想的,咋给他起这个名字?啧啧,头上的头发快掉光了,感觉至少比你老十岁。”
红旗解释道:“他的原名叫朱盼统,按他爹的意思,是盼望祖国统一的意思,结果用咱们的方言一喊,就成了朱胖头。现在没人喊他真名,一直叫他外号。”
“行,管他叫啥呢,咱赶紧过去,打听一下养鸡行情。”
母子二人说着,加快了脚步,很快就到了路口。
这个路口,有些轻微的陡峭,再加上雨天路滑,不知道是碾到了尖锐的石子,还是什么,右前轮爆胎了。
其实这是最后一车肉鸡了,送完这车,朱胖子就把自己养的鸡,全部卖掉了。
刚好天冷了,养鸡有点费劲,等明年开春,再养一批小鸡仔。
农村人嘛,养殖都是试探着做,规模不大,可以随时停止,如果赚钱,就接着养。
等把最后一车鸡给萧行云送去之后,朱胖子再探探口风,看看明年可能继续合作。
如果萧行云继续高价收购自己的养殖鸡,朱胖头暗暗决定,明年一定扩大养殖规模。
七块钱一斤的收购价,比市场批发价高了一块多,太赚钱了。
他正努力换胎,突听有人喊道:“朱胖头,最近两年发财了吧?看你这大脑袋,油光水亮的,越来越有老板架势了。”
回头一看,才认出是萧红旗,以前的中学同学。
“是萧红旗啊,你别笑话我了,我就在家赚点辛苦钱,哪能跟你比。听同学们说,你早就开上奥迪了,那是有钱老板才能开得起的豪车啊。你看看我,现在还开着小货车呢。”朱胖头客气的说道。
“哈哈,开奥迪也不一定有钱啊。对了,你养鸡效益怎么样?拉这一车鸡,往哪卖?活鸡现在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