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6 以军队换时间

作者:鲇鱼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南部非洲国防部就针对各种情况制定了无数预案。

英国希望将南部非洲的势力阻拦在欧洲之外,甚至进一步阻拦在北非以南,欧洲人的事情还是由欧洲人来解决,南部非洲做好后勤工作就行了。

可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南部非洲又怎么可能完全按照英国人的设想,依然依附于英国人的羽翼之下。

罗克给英国人的机会够多了,直到希腊战役,罗克还没有对英国人彻底失望,保留着一丝幻想。

克里特岛战役期间英军的溃败,或者说是提前撤离,让罗克彻底死心。

既然英国人靠不住,那还是南部非洲自己来吧。

不过美国人还是要重视,所以罗克主动给罗斯福打电话,希望美国减少对轴心国贸易的同时,顺便邀请罗斯福参加十月份在俄罗斯举行的会议。

俄德战争爆发后,大胡子终于认清现实,不得不加入盟军阵营。

不过大胡子还没有死心,加入盟军阵营是有条件的,核心诉求是罗马尼亚油田和黑海出海口。

这就很不可理喻,从轴心国得不到的东西,同盟国明显也不会给。

罗马尼亚油田好说,南部非洲不缺油,英国的石油也有保障,黑海出海口却不能让给俄罗斯,这是阻止俄罗斯势力扩张最重要的大门。

更不用说还有已经在加里波第半岛定居数十年的上百万南部非洲人。

罗克可不想看到俄罗斯人控制加里波第半岛之后,定居在加里波第半岛上的南部非洲人,被俄罗斯人像赶猪仔一样发配到西伯利亚。

那就先开个会谈谈再说嘛。

要是按照萨尔会议的经验,会议的地点应该放在南部非洲、英国、以及俄罗斯之间的某个地方。

大胡子声称因为健康原因无法远行,所以希望将会议的地点放在俄罗斯境内。

罗克无所谓,温斯顿不想去俄罗斯,理由是十月份的俄罗斯天气太冷。

这也是客观事实,不过这个理由放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明显不够充分。

“美利坚还没有决定加入战争,要把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国人带入战争是个很艰难的决定。”罗斯福的声音经过上万公里的传递严重失真,而且断断续续,从美国到南部非洲,中间有数十个信号中继站。

1940年,美国人口达到1.25亿,全世界排名第五。

排名第二的是将印度人口统计在内的英国,排第四的是南部非洲,排第三的是俄罗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