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毅胸有沟壑,自然不会犯这个错误。
他在军政上的投入更大。
首先他是明确了军中的奖惩制度,有功赏,有过罚,赏罚分明,大大激励了士气。
又在军中建立了讲武堂。
学堂是面向县城里面的幼童,而讲武堂则是面向军队里面的成人士兵。
刚开始王弘毅对其要求都不是很高,一方面是让士兵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知晓简单的数字,另一方面则是让一个有经验的老兵上去分享自身的战斗经验。
要等王弘毅势力进一步扩大,这个讲武堂,才能慢慢发展为军校,为他的军队培养源源不断的士官,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不过要做这一步,还是任重道远。
建立讲武堂的同时,王弘毅又建立医堂,招募郎中,建立等级,给予官职。
医堂又分为两部,一是医疗部,一是制药部。
不过这个时代医药不分,所以虽然是两个部门,但都是同一批人。
王弘毅教予了他们消毒的概念,又令他们制金疮药这些行军打仗需要的药物,为接下来的打仗做好准备。
吴思源在一旁适时给予了建议,让王弘毅派人偷偷采集松针,秘密熬水,给予士兵服用。
这是秘方,能治夜盲症。
夜盲症俗称“雀蒙眼”,是医学术语,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该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
古代人营养不良,患有夜盲症的人很多,所以古代很少夜战。
不是不想也,而是难也!
古代也怕夜晚炸营。
因为士兵一旦炸营,处于夜盲症下,是真的会敌我双方都砍的!
当年志愿军入朝,因为营养不良,有几十万人得了夜盲症,就是靠这个方子解决的。
这个方子千金不换,有了它,王弘毅的士兵就不怕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