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侵朝鲜后,倭岛各大名联军都普遍装备铁炮,立花宗茂家的部队装备率在15%以上,早生二十年的伊达政宗家的铁炮队在60%虽然有夸大的嫌疑,但基本上也是在2成左右,加藤清正的部队也装备了2000支铁炮,可以说入朝的倭岛铁炮率将近10%。
即使是明军面对如此多的铁炮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根据倭岛野史记载,首批进入朝鲜的关宁铁骑3000人伤亡中,有80%的杀伤来自于倭岛铁炮队。可以说倭岛铁炮队让明军首战朝鲜损失惨重。
而在其后的平壤战役中,加藤清正的火枪兵也和入朝的明军的火器部队展开火拼,平壤城下的日军火门枪无论是在射击精度、射程还是训练水平上都要优于当时手持三眼铳和火门枪的明军步兵。
只是现在一切都要改写了,就在南朝答应将鹿儿岛割让给大明之后,朱棣,朱樉,二狗的舰队联军也正式开始了对北朝军队的打击。
倭岛北朝的军队铁炮是有一些,但是和大明的佛郎机火炮相比,仅仅是一个照面,就直接被打懵了,那真的是万炮齐发,并且两军选择的战场还是一个狭长的地方,一轮火炮,跟着猛火油火罐扔进去,不到半个时辰,北朝大约一万的军队,全部都灰飞烟灭。
北朝军大溃败,南朝在大明的帮助下节节胜利,而这个时候,二狗则是离开了前线,前往了鹿儿岛。
菱刈矿山...在美洲被发现之前,亚洲的倭岛就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出产地,18世纪之前,西方将倭岛称作“金银岛”。
因为倭岛列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这里的铁矿、原油、煤矿等资源很匮乏,然而像是黄金、白银、硫磺、铜之类储量却相当丰富,尤其是金银之类,倭岛很多地方都有大型的金矿与银矿分布。
鹿儿岛就是传说中的金岛。
鹿儿岛最早有确切记载的金矿是西三川砂金山(在小佐渡丘陵的西南部),据认为其全面开采始于公元1260年,人们通过大规模削平山体的方式,让含有砂金的土石滑入河谷,再用大量的水冲走多余的泥沙,采集砂金。
除了这金矿,在今天鹿儿岛真野湾的佐和田地区发现了鹤子银山,大批的倭岛白菜随即开始采掘银子,这些银矿非常好开采,因为直接在露头上挖掘即可。
所谓露头是指岩石、矿脉和矿床露出地面的部分。换句话就是露天银矿,类似于我国山西的大同煤田。
当地人邀请了本州岛西部的石见银山的“山师”来佐渡开采银矿,鹿儿岛由此开始以矿山隧道的方式采矿。
所谓“山师”就是矿主,矿老板,他们有找矿的专业能力。
这些山师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到处寻找新的矿脉。很快,他们在鹤子银山所在山脉的北侧,发现了菱刈矿山。
由此开始了近400年的开采历史。实际上鹿儿岛金山是包括相川金银山在内的55座矿山的总称,但现在提到的鹿儿岛金山一般专指菱刈金银山。
菱刈矿山现在还没有开发,但是大约会在一百年之后被找到,那个时候,菱刈矿山的出产会达到黄金400公斤,白银40吨,不仅是倭岛最大的金山,也是当时世界产量最大的金银矿之一,在菱刈矿山附近工作生活的人一度达到5万多人。
按照朱榔的计算,如果蒸汽机可以早些制作完成,再多让倭岛的矿工加班加点,那么一年的黄金产量可以达到最高的1500公斤,这座菱刈矿山可以被开采388年,里面有价值100吨的黄金,2330吨银。
所以这里必须要拿下,二狗在攻打北朝的第二天就离开了前线,直接来到了鹿儿岛,而和二狗一起的还有大明的五人寻找矿石的好手。
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寻找金矿山脉的好手,首先可以在在溪里找,看到山中小溪,如果在溪水之中发现田黄石的鹅卵石,其源头的高山必有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