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位置并不是很利于防守,因为两座土丘居高临下、俯瞰大营全貌。
帕拉图军队不得不在南、北高地上修筑堡垒,并分散兵力驻守。
把大营设在不适合防守的地形上,只为两个理由:
第一,从这里往西北走半公里,有一片茂密的针叶林;
第二,这里的河道宽度不到两百米,正适合架桥。
时间不等人,第五军团的士兵还在挖掘壕沟、修筑营墙,第六军团的士兵已经拖着原木返回。
军营此刻就是一间巨大的露天木工坊、铁匠铺。
不拘铁匠、木匠、烧炭匠、泥瓦匠……军中所有工匠都被集中到一处,贝里昂也在其中。
连只会用刨子的半桶水都被抽走。
风箱吹得炉火呼呼响,叮叮当当的锻打声响个不停。
多余的盔甲、武器被熔铸成斧头、钉子、锚,再送往需要它们的人手中。
所有人都在忘我工作,营地中央,一张巨型木筏正逐渐成型。
“咚!”
“咚!”
“咚!”
与此同时,另一张巨型木筏正漂浮在水面,往河床里砸进一根根木桩。
还有几艘小船锚定在河心,正在测量水深。
巨型木筏上有一架像是打桩机的简陋器械:一块石墩、一套起重装置、一条滑轨。
载着这套器械的木筏,便是筑桥工程的核心。
木筏上的士兵呐喊着推动转盘,绳索嘎吱嘎吱作响,沉重的墩石被一点一点抬升。
木筏上的其余士兵齐心协力,将一根原木放入滑轨,尽可能克服浮力往深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