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亲自审问那些流民。
想到老三那些堪称变态的刑罚,连胡铮都在心里打了个突突。
“我们明日就要到汝南,但愿柳家可不要叫孤白跑这一趟……”
半年的时间,
也不知道陈弁林和柳家在江南经营到何种地步了。
一个时辰后,
官道上几十匹快马奔腾而过,扬起黄沙漫天。
***
与此同时,
江南。
两个风姿绰约的年轻人从身后写着“江南商会”四个大字的大门中走出。
“弁林,还真是多亏了你,咱们这笔生意才能谈下来。”
柳文宣拍了拍旁边的人的肩膀,话语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和激动。
倒真像是做成了一笔大生意,喜不自胜。
陈弁林虽不至于如此情绪外露,却也目光含笑。
“是舅舅和表哥给了我底气。”
他们之所以能叫那些粮商心甘情愿的掏腰包,还是要多亏了柳家盛名在外。
南边多富商,可能够有实力纵贯南北的,就只柳家一家。
这还要多亏柳家“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未雨绸缪。
嫡支两兄弟,一行商一坐商。
既无兄弟阋墙之祸端,又能使得家族愈加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