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受害者

作者:这鱼不吐泡泡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因为礼部人手有限,有些被派去地方送考题的人直接出自东西大营,他们不像那些软骨头的文官们容易收买。

一个个都一身正气,百邪不侵,无论是金钱,美女,都不为所动。

但举荐制已经延续了千年,许多地方都习惯了一家一姓一代一代官位传承。

譬如大理寺庄大人,他的儿子小庄大人当年也是因为颇有刑讼之名被举荐入大理寺的。

但上京的官员好些,即使是被举荐,也要通过被举荐的部门和吏部共同考核。

地方上就不一样了,只需由上级部门出具一封盖印文书交到吏部即可。

譬如润州的郡守想要举荐自己的儿子,便只需交上一封他本人的举荐书,还有荆州刺史府盖印的证明文书,此人便能顺利被举荐,在吏部挂了名。

当然,这些被举荐之人一般来说都还算有些能耐或是名气,就是真假难辨。

可陛下如今一下子就要改了这制度,要采用分科考试的法子选官,势必会有许多民间有识之士进入这个利益圈子。

他们把持这个渠道多年,怎么可能轻易退让?

那些上京来的人油盐不进,民间科考的风声又传得奇快,就连他们想封锁消息都不想。

于是他们又想出来另一个法子。

便是将那些格外出众的人的试卷,直接替换成自己亲近之人的。

虽然出题的不是他们,也买不来答案,但阅卷的却是当地官府啊!

让谁上不让谁上,这不还得是他们说了算?

清茗就是这样的一个受害者。

庄大人走后,他思考多日,最终还是参加了县试。

甚至取得了头名的好成绩,也因此入了某些人的眼。

而后是郡试,州试,清茗一骑绝尘,牢牢占据榜首。

在刺史府门前的告示上看见自己的名字的时候,饶是一向沉稳的清茗也禁不住露出笑容。

他按照布告上说的,前往刺史府领取去上京参加殿试的盘缠,却不料直接被人赶了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