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鉴的声音压的更低:
“待我进位吏部尚书,到时候你接掌都察院,有我与太后一系的官员发力,到时自然是水到渠成,若是你今日去了都察院,辛苦奋斗,不过是白费。”
这时候,宫门大开,大汉将军鱼贯而出,站好了位置,几个内廷太监出来,为首的曹吉祥放声高喊:
“众官进宫。”
一众文武官员开始进宫。
朱鉴拉了徐有贞一下,让他看看曹吉祥。
随着队伍走动的徐有贞看了曹吉祥一眼,身体大震,今儿是廷推左都御史的日子,曹吉祥竟然跑这儿来开宫门,这岂不是说太后的手已经伸到了前宫。
太后一党的势力,果然还是强大的。
徐有贞心中的挣扎更重了。
众官进了大殿,内官兴安高喊上朝,朱祁钰在御座上落位,吩咐众官奏事。
吏部尚书王文站到了丹墀之前,开始奏事,第一件就是外官归朝之事,因正统十四年之败,北地城池被打破不计其数,于今新任的知府知州巡抚指挥使,多数都是正统十四年所命。
按制,到了外官三年一考的时候,若是按此考绩,那多数外官都要入京,此举容易引起北地城池再出乱子,所以王文提议按制执行,只汇总考绩卷宗,北地外官不再入京。
朱祁钰匀了。
王文接着说明州一地倭乱,平乱明军暂住明州一部,于北仑姚墅毁人房屋田地,地方官参奏上来,各部推诿,不担其责,以致明州一地民怨沸腾。
朱祁钰闻言看向苏城与于谦,明州平乱派出的是十二团营的兵马,领军的也是团营的将领,于谦跟苏城不像是推诿的人啊。
于谦出了朝班:
“王尚书所言虽是实情,然只是部分实情,王尚书说毁人房屋,却不说是谁家房屋,不说因何而毁,如此有失偏颇,王尚书不觉心中有愧吗?”
王文胡子一翘,声音高亢:
“今日是廷议,本官按制奏事,难道还要将此事事无巨细的描述一遍,于尚书这污人清白的能力倒是一绝。若本官事无巨细惧奏,今日朝议怕是不需要进行了。”
于谦冷哼一声,面朝御阶:
“陛下,征伐倭寇的团营将领已经将此事上报,那姚墅的山上有处庙宇,原本只是些许僧人,本地地痞犯了事,就跑到山上做起了僧人,未曾想竟霸占了那处庙宇,数年来,哪里成了藏污纳垢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