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你隔着宣府,就跑到大同来了?”
武大头明白过来,急忙说了:
“末将是走了一条近道,由一个瓦剌部的向导引着,走到大同的。”
苏城点了点头,吩咐武大头说了:
“我借调你的兵一用,马驹,带你手下最精锐的夜不收,跟着这些团营兵,把这条近道找出来,探明能不能让大军通过。”
武大头跟马驹急忙应了。
苏城又吩咐了几句,司务厅内的武将各个起身领命,回去调兵遣将去了。
第二日,陶瑾亲自领兵,护送杨善的灵车归京。
大同街道上,果然挤满了送行的老百姓,各個商铺外,都挑起了白色的灵幡,有些酒楼的掌柜,更是在屋顶上撒下沸沸扬扬的纸钱。
苏城站在城门楼上,看着灵车穿过长街,出了门楼,一直向着南方而去,这才吩咐旁边的任遥:
“传信回京,让我那个管家给杨善送上一份供品,杨善的死,跟本将有些关系。”
石头在旁边不解的问了:
“跟公爷你有啥关系?”
“我可听武大头说了,若不是杨善在瓦剌多次提了你的名号,也先早就把他们一行人给砍了。”
苏城没有说话,为什么跟我有关系,你们当然不知道。
前世,杨善出使瓦剌,在没有景泰帝旨意的情况下,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的说动了也先,将朱祁镇送归。
不过这一世,因为自己的缘故,多次陈兵边境,掳掠使团的金银,刻意压制也先,埋下阿拉知院这颗钉子,让杨善上次不但无功而返,还受了屈辱对待。
年纪将近七十岁的老人,能硬撑着走上这一趟,已经不容易了。
若不是因为自己,这个老人还有八年的时间好活。
可惜,他跟自己不是一伙的,没有办法。
南宫复辟的罪魁祸首,第一个已经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