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修养的杨洪听说了土木祭奠之事,当即叫来了嫡子杨杰,命他代自己写了一份折子,要去土木堡陪祭。
土木堡一战,二十万英魂血洒疆场,杨洪坐镇宣府却无法救援,对此他是心中怀有极大愧疚的,但是战场形势如此,他杨洪也无可奈何。
救,则宣府不保不说,也救不下土木堡二十万人马,宣府的一万兵马连给也先塞牙缝都不够。
不救,虽然保住了宣府,但事后听闻死难军士近十万,杨洪的心都是寒的。
杨杰劝着杨洪:
“父亲,北地风寒,您身体不好,此次祭奠,让儿子代您去吧。”
杨洪摆了摆手:
“你老子我的时间不多了,若是这次不去,以后就都没有机会了。”
……
宣府,朱祁镇从马车上下来,看着面前的总兵府,语气中有些鄙夷:
“此地破败不堪,还不如刚才过来时候道旁的一家破烂早餐铺子,没得丢了朝廷的颜面。”
袁彬在旁边,偷眼瞧了苏城一下,见他不说话,这才说着了:
“各地官府自有世情,宣府地处北地边镇,大半银钱都用于军饷开支,修缮总兵府怕也是没银钱。”
朱祁镇冷哼一声:
“我看没钱是假,偷了老子的钱装自己口袋是真。”
说着,朱祁镇下了马车,登上台阶,走进了总兵府。
因为苏城迁去了大同,白盐跟苏河将一应仆役都带去了大同,而且大同镇虏卫开出了灯油与沥青,需用的人手也多,大半愿意去的都走了,府内除了亲卫,就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仆役了。
一路走来,朱祁镇看到的除了亲卫,还是亲卫,要么就是伙头兵。
“这府邸怎么连个宫女都没有?”
朱祁镇向哈文与袁彬抱怨着。
后面追随着的提督大臣耿九畴一众文官闻听脸色都有些不好看,明目张胆的要女人,这还是大明那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