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李贤与杨洪对望一眼,老眼中都闪过了一丝亮光。
俞山不同意此等封赏:
“不可,忠国公加世券,则不能加禄,此为朝廷定制,杨信加彰武伯,累功至此,倒也无可非议,不过孙勇可加官,但不可再晋爵。”
于谦犹豫了半天,也同意了俞山的意见:
“孙勇不晋爵,就这么办吧。”
李贤跟杨洪对望一眼,也纷纷表示了赞同与不满。
“那就这样吧。”
“有功赏格却不足,回头见了陛下,本官必然参奏于尚书一本。”
论了首功,接下来,就是论其余的小功,封赏之事,原为激励,自然不能寒了其余人的心,所以事关封赏的桩桩件件,于谦都拿到了桌面上来讲。
……
五日后,宣府东门,御驾的仪仗车驾齐备,各色旗帜招展,盔甲鲜明的骑兵护卫,大明太上皇的车驾出了东门。
在新修建的黑色宽广官道上,缓缓向东进发。
苏城骑在一匹矮马背上,懒洋洋的问了左近马背上的张石头:
“你孙子有总兵官不当,非要跟着老子回京,老婆都不要了。”
石头嘿嘿一笑,也不答话,指着地上的官道:
“公爷,你这路好是好,就是有些废马蹄铁,往日里几年换一次的马蹄铁,在这路上跑,三月就得换一次。”
这时,一个农民推着一独轮车的货物向前走,因为低着头推车,没有注意到御驾,被开路的侍卫喝骂了几句,才反应过来,连忙把车子放到了路边,跪下来磕头。
苏城到了农民身旁的时候,吩咐张勇把人扶起来,骑在马背上,笑问农民说了:
“老哥,我看你推的不是粮食,这是倒腾货物做买卖哩?”
农民听到熟悉的乡音,嘿嘿笑了笑:
“是的哇,宣府现在买买好做,种上一年地,还不如跑宣府拉这一趟货物赚钱,这官道也整修好了,俺能推的货比以前多多了,跑买卖划算,俺乐意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