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算计

作者:枪手1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里只是官家的临时驻地,咱们的目标是北伐,是打回开封去,是回到东京城。

既然如此,还在这里大费钱粮修些宫殿干什么?

不如将钱粮省下来,多募一个兵,多打造一柄刀,一支长矛,一支羽箭,便又替北伐的胜利增添了些许胜算。

在如此政治正确的口号之下,修宫殿的提议,立时便偃旗息鼓。

别看江南派系的官员们,一点儿也不想打仗,一点儿也不想打到北方去,但这话,只能闷在心里,绝不能说出口去,谁敢说出来,那肯定就是会遭到口诛笔伐的。

有些事,能做,却绝不能说,也绝不能承认。

赵安还只有十二岁,平素上殿,也就是做个样子,坐在那里听着众大臣议事,吵架,最后投票,然后等到结果出来之后,说一声准,就算完事。

以前都是萧诚站在他前面拿主意,

现在萧诚不在,便是次辅司军超主持大局。

第一件事,第一批发遣两万禁军,五万厢军往徐州,没有任何争议的便通过了。

第二件事,朝廷现在钱粮不足,再不加饷加赋的情况之下,可向商户、乡绅以及百姓要求乐捐以弥补费用不足却是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而让人惊讶的是,所对要求百姓乐捐的,是公认的首辅萧诚一派,而坚持要乐捐的,却是江南本土派。

最后,在次辅司军超当朝宣布他将乐捐一万贯钱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这项决议,也被表决通过。

至于像岑重,李格等人,只有保留意见。

别看岑重,李格都是手握大权,但在廷议需要表决的时候,也只有一票。

而拥有投票权的,可是所有侍制以上高官。

当像吕文焕、张振、韩端这些中间派都同意的时候,他们的意见,便无足轻重了。

除非萧诚在朝。

萧诚反对的,一般张振、韩端包括吏部尚书成绍,都会唯萧诚之命是从。

可谁让现在萧诚还在徐州呢?

而且他们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