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想说啊,只是……这宁大人给的实在太多了。
而后,他的眼中闪过一抹决然:“宁大人,咱对您钦佩万分,就跟您说实话吧。”
“那驸马都尉黄镛暗中经营着一家米铺,朝廷过来赈灾,给灾民施粥,他那米铺的米粮就完全卖不出去了,所以……”
原因,呼之欲出。
宁远暗自沉了口气。
按理说,朝廷赈灾跟黄镛买米粮没什么直接关系,因为赈济的灾民基本买不起粮。
可问题就在于朝廷赈灾,无形之间致使“灾民的数量”,增加了!
先前一些个能勉强糊口的百姓,纷纷加入了“灾民”的行列,宁肯日后帮朝廷干活,也不花钱买粮。
这也就直接影响了黄镛米铺的销售。
于是,黄镛铤而走险,跟朝廷,或者说跟他,对着干!
略做思考,他转而道:“黄镛在城外施粥,准备施多久?”
“能多久,撑死也就是三五日。”
杨晟大咧咧道:“那黄镛还要指望售卖米粮挣银子呢,哪里舍得无偿施舍给灾民。”
宁远轻点头,暗自愤懑着。
那狗贼黄镛,所图不小。
施粥,做样子给朝廷看,等于告诉朝廷,那刘能横征暴敛,我这个驸马却一心为民。
日后呢?
粮食不够、甚至是没有粮食了,怎么办?
向朝廷哭穷!
朝廷又不能眼睁睁看着灾民饿死,有黄镛这个赈灾大善人,自不好再委派其他人。
自然而然的,赈灾涿州的重担就落在黄镛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