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香皂、玻璃,都是实用之物。
再往大了点说,那是利国利民之物!
利用经济之道,利用新产物一点点改变大明,顺道,挣点良心的银子,这才是一个理想、有道德的人该做的事。
但这一次,情况紧急啊,也就只能稍稍破那么一下例了!
于是,就在当日,宁远来到了西山。
些许日子不见,唐寅似乎彻底适应了西山账房先生的身份,与百姓、孩童,甚至是妇孺都其乐融融。
沉淀了,内敛了。
仿佛,再也不是曾经那个风流才子了。
可就在这份沉稳之中,那双眼底却多了几分……神韵!
好家伙!
宁远都暗暗惊心。
这小子莫不是也整日胡思乱想,然后……琢磨出什么东西了?
就如王守仁悟道一样,自己,也有了“道”?
“伯虎,你……平时都……做些什么啊?”宁远小心的问。
“不做什么啊,也就是记个账,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唐寅淡然说着,面容却是一敛:“另外,学生偶尔也会琢磨一下经济之道,公子,学生这里有一问。”
宁远点头:“嗯,说。”
唐寅认真道:“近来,学生发现无论是银子或是宝钞,都不耐用了,各种物品的价格,好像涨了许多,这,是何故啊?可是因市面上出现的银钞多了的缘故?”
宁远有些错愕的看着唐寅。
这家伙,平时就琢磨这些问题吗?
而且,还琢磨出一些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