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家伙每年可以给朝廷带来数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而朝廷每年的税收是多少?
单纯的计算银子,也不过是两三百万两。
即便加上米粮、布匹等折算下来,也不过两千多万两而已。
宁远带来的这部分收入,完全可以抵消免税的部分,甚至绰绰有余。
对于银子,自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可是,也要考虑百姓们的实际情况啊。
百姓们已然吃不上饭了,还要收税,那不是把百姓往死路上逼吗?
琢磨许久后,刘健开口道:“此法,倒也可行!”
说来说去,无非还是银子的问题。
这偌大朝廷,又有多少事是用银子解决不了?
嗯……有些上瘾。
甭管什么天大的难题,只要银子到位,那就不是问题。
就如先前的朝廷大患在北方,现在呢?
银子铺上去,将士们愿意奋战、愿意保家卫国,北方,便稳定了!
想着,刘健不由得笑了出来,试着问道:“繁昌伯,西山那边……”
话说半截。
宁远自是瞬间会意过来,忙开口道:“刘公,玻璃生产已然提速,不出意外,此后每年,西山可为朝廷带来最少三百万的收益。”
这话,言辞有些模糊。
原本,这收入的应该纳入皇帝陛下内帑的,他这里,却只是提及“朝廷”,便有些耐人寻味。
言外之意便是,可挣来的银子,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