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阁老面面相觑,眯眼之间,会意过来。
原来如此!
这小子,竟是打上了他们家产的主意,教他们把银子存入那所谓的通商银行。
“若只是存银子的话,老夫不敢多说,五千两还是拿的出来的!”
刘健缓缓开口:“只是……繁昌侯啊,老夫很是担忧啊!”
“莫说老夫,便是满朝文武都将家里的余钱拿出来,存入银行,又能有多少呢?”
“真正有钱的,是那些富商,你若无法教诸多富商将钱财拿出来,这银行,怕仍旧是办不下去啊!”
话音落下,李东阳与谢迁纷纷认同。
诸多富商,定是不愿意将家里余钱拿出来的。
原因很简单……财不外露啊!
为了那区区几厘、一分的利,将钱财拿出来存入银行,岂不就暴露家产的数量了?
而这些富商不拿银子出来,单纯靠朝廷百官的“救济”,怎会有效果呢?
谢迁顿了顿,眯着眼道:“繁昌侯,难道你不知道民间的借贷情况吗?”
宁远没有作声。
关于民间借贷的情况,他当然清楚。
大明律有规定,凡民间典当、拆借,月息不得超过三分。
无论借多久,到最后,利息不得超过本金!
月息三分,这已经是极为恐怖的利息了,相当于一个月的利息便占了本金的百分之三十。
拆借三个月下来,利息便快赶上本金了。
而这,还只是朝廷的规定,在民间,有着无数不法之人,一度偷偷将利息增加至五分,大肆敛财,极为恐怖。
在这种情况下,于工商业的发展,相当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