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出征人选问题,下方,倒是安静了一下。
倒不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是……不知道派谁去更好。
朝廷变得强大了,四海升平,在这个时候,想要找人打架都难。
打架意味着什么?
军功啊!
只要去打架,基本就是稳赢。
稳赢,便意味着一波功劳啊。
说白了,那哪里是去打仗啊,简直跟出去捡功劳都没什么区别了。
不多时,有人开始举荐起来。
到了后面,一些个武勋甚至开始自荐,甚至在暗中针锋相对。
“李大人,区区蟊贼,何须您出手,下官率领三千兵马,可平矣!”
“王大人,贼人不可小觑,但我泱泱大明,岂容贼人作祟?本官愿率领两千兵马……”
“一千,一千兵马,足矣!”
下方,争论的不可开交。
弘治皇帝见了,也是哭笑不得。
最后,他摆了摆手,看向始终未发声的三位阁老。
刘健想了想道:“臣以为,或可派王越王大人剿贼。”
李东阳、谢迁也都纷纷认同。
弘治皇帝缓缓点头。
这等若是把这份军功,让给王越。
对于王越,他自是清楚的,文人出身,却是为大明征战了一辈子,却因在先帝朝犯了错,原本的威宁伯被削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