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清楚,这蔚县的诸多佃农背后的推手,是此番威逼朝廷的始作俑者,俗称带头人。
不把这个想搞他宁远的人弄清楚,他睡觉也不得安稳。
“好,你注意一些,关键时刻,可便宜行事。”弘治皇帝说道。
这事,太大,也太麻烦了。
比朝廷收复交趾还可怕!
最主要的体现便是,他平日间器重的百官,在这一刻,竟是默不作声。
这诸多百官,平日里忠君为国,可一旦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便不再出声。
宁远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弘治朝倒还好,到了末期的崇祯皇帝,号召百官捐款抗敌,一个个都换上了打补丁的衣物,表示穷的很。
结果呢?
闯王李自成入京,在诸多百官之中,抄出了七八千万两银子。
对于这些政事,他实在是不想参与的。
老老实实、安安分分挣银子,当个大明首富,他不爽吗?
顺带着,多娶几个妻妾,多生几个孩子,他不香吗?
掺和这些斗争,有意思吗?
他并不想的。
奈何时势逼人啊!
“我倒要看看,谁在搞我!”
宁远发狠。
就在当日,他率领一万大军,向西而行,直面数千进京告状的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