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一阵寂静。
三位阁老心思各异。
到得此时,他们大概也能看出来,陛下真正想要的,非是那数学,恐怕是化学啊!
“将诸多杂学糅合起来,老夫倒是想起了春秋的百家争鸣。”刘健叹息道。
百家争鸣,各种学问接连而出,直至汉武皇帝之时,这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儒家学问在独尊千余年之后,又要回到先前的样子了吗?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朝廷接受多门学问,受冲击最大的,便是儒学,是科举制。
跟着,受影响的,便是这满朝文官还有天下无数学子。
朝廷不再重用儒学了,等于是砸儒家子弟的饭碗啊。
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
“我等,要叛变圣人了吗?”李东阳苦笑着道。
假若他们只是潜心钻研儒学的大儒、腐儒,当然会立即驳斥。
可站在当朝阁老的角度来看,要考虑的,便不仅仅是这诸多新的学问对儒学的冲击,还得考虑这些新学问的本身。
换句话说,这是一股大势!
不可逆的大势,滚滚而来。
说些不好听的,而今朝廷变得强盛了,跟儒学又有多少关系?
靠的是他们百官的治理吗?
靠的是强盛的武力,是大批量银子的收入。
作为儒家子弟,当朝重臣,他们当然可以强行压制其他学问。
但问题是,即便当下压制住了,在未来,也会有更加不可逆的大势再度袭来。
那个时候,就会将儒学拍在海滩之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