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唯一的办法。
若不然,那十二万两银子的欠债,足以将他们一家子压垮。
宅子、田地都没了,如何对得起日后的子孙啊?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啊?
所以,他倒向了宁远一边,叛变了百官中的许多人,也叛变了天底下的读书人。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生死事小,失节事大,他这么做,确实很没节操。
但,要知道,他所面对是,可不仅仅他一人的生死啊!
那是子孙后代,还有列祖列宗啊!
在这等大前提下,个人的声誉还重要吗?
“臣只是说一点,陛下,您可以设想一番。”
宁远继续说道:“天下乡绅蜗居一方,他们坐拥大量土地,家里面所存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多,这天下流动的银子,是不是会越来越少?”
他也是自经济角度延展开来。
坐拥大量土地的乡绅们,每年种地,会亏银子吗?
很显然,除非碰到灾难年头,否则便是稳赚的。
因为他们收的是佃租啊!
一个靠收租过日子的人,如何会亏?
所以,这些人手里的钱,只会越来越多,继而影响大明的经济发展。
百官闻言,一阵无声。
道理上,和周经所讲,几乎一致,却也估计忽视了一个大前提,破坏户籍制度啊!
“唔……倒也有些道理。”
弘治皇帝思索着,点头道:“朕也希望更多的银子涌入京城,以及其他城池,但此法又隐隐涉及富绅经商,左右矛盾啊,诸位爱卿再商议吧,毕竟此事涉及祖制,祖制不可轻易触动,退朝吧。”
百官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