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觉得……可能为真。”刘健严肃开口。
“是吗?”
弘治皇帝淡淡一笑:“难道是朕错怪他了?他为朕、为朝廷稳定北方,宁肯放弃一场大捷的功劳,实乃赤子之心,朕,竟是这般误解他?”
三位阁老暗自交换了神色,没有做声。
任谁都能听出来,这话,弦外有音!
什么错怪、什么误解,这满朝之间,可不止陛下一人。
想了想,谢迁开口道:“陛下,繁昌侯此法或可使得北方更加稳定。”
“如将阿喇哈青森等人带回来,双方谈判,自也可使得瓦剌不敢轻易侵扰大明。”
“可繁昌侯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更加激进且冒险的方式,大军深入瓦剌腹地,一路行军,向瓦剌各部彰显我大明之威。”
“如此,再与瓦剌诸部坐下来商谈,便可增加一定的震慑力,使得瓦剌各部更加忌惮。”
这也是分析比较出来的。
原因在于瓦剌各部并非当真团结一致。
按照先前的想法,就算协商下来,谁也不能保证没有瓦剌其余部众袭扰大明,阿喇哈青森也会有无数推脱的理由。
譬如,部下不服管制尔耳的。
可宁远亲自走了一遭,便不同了。
看看吧,我大明将士威严如此,谁要想动手,可要掂量掂量。
如此,也就可使得北方更加稳定。
“或只有这种可能了。”李东阳也表示赞同。
又是去贝加尔湖垂钓,又是跑去那乞儿吉思吃羊肉,这不是耀武扬威是什么?
“这小子,倒是有心了。”弘治皇帝喃喃一般。
他可是记得,先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参奏宁远,包括三位阁老对此都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