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消息传出,皇帝陛下将亲自检阅大军。
许多人讶异。
自当下这势头来看,陛下自是十分重视这归京大军,可如此正式的放出消息,其意味不言而喻。
“陛下这是想看看这大军的神奇之处吗?那可令人飞的东西?”
“是否有那等神奇之物尚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陛下这是在为宁远造势。”
“竖子小儿,风头正盛啊!”
“其锋芒毕露,难撄也!”
“到得明日检阅大军之时,更会火借风势,不可阻挡,诸君以为如何?”
一些人言语着。
形势很明显,宁远一战使得瓦剌投降,大震大明雄风,正是造势的大好时机。
而在这等势头下,宁远势必会炙手可热,名利双收,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吾窃以为,若明日,归京大军当真雄浑无双倒也罢了,若只是与寻常京营将士无二……呵……”
“那便是陛下的功劳!”
许多人眼睛亮了起来。
此一番你宁远确实不错,但说到头来,这功劳不也是当今陛下的?
届时,只要一股脑将所有功劳都丢到陛下那边,便可在一定程度遏制宁远。
“大明强盛,此乃陛下文治武功,此盛世,值得我等大赞特赞啊!”
“哈哈,妙哉!”
从功劳,衍生至皇帝陛下大治,描绘一幅宏图盛世景象,非但能遏制宁远,大家伙也能跟着沾些许的光啊!
“独独遗憾的是,无法令他这狗贼栽倒,实乃我辈读书人之耻!”
此间,有人愤愤咬牙,其余人也都沉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