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以朝廷信誉以及大量的银子作保,发型货币。
而今整个大明的银子总数,约在十个亿左右,那就先发他个一百亿。
你不是喜欢将银子捂着吗,不是喜欢搞事吗?
那就无限稀释你的身家!
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这招子涉及面太大,隐患诸多,大明宝钞就是前例。
朝廷没有钱了,怎么办?印!于是直接导致宝钞泛滥,疯狂贬值,这也是成化、弘治两朝白银在市场真正流通的关键所以。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招不可轻易使用。
旁边,弘治皇帝听闻“问题不大”几个字,暗自放松几分,却也多了几分疑惑。
既然问题不大,那么,银行这边可还有隐患呢?
“吸储。”
宁远给出了答案:“只有吸储超过三千万两,才能真正稳定银行。”
咦?
弘治皇帝一点即通。
按照宁远的这意思,则是完全将那诸多士绅存储的银子给扣了出去。
诸多士绅之所以能闹事,是因为在银行存了银子,假若能继续吸储三千万两,补充了这个空缺,危机也就真正解除了。
“好法子!”
他不住点头,旋即面色怪异:“如何吸储这么多银子呢?朕的内帑倒是有一些,你小子也应该有一些,可也凑不够这么多,那么……卖地?不可不可,突然放出大量土地,会贬值的,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他自言自语般说着,见宁远仍旧面色寂然,不由得叹了口气。
“科举改制,非在一朝一夕,先缓一缓吧,你也看到了,消息刚刚传出,银行便出现这么大问题啊,有些事,朕是有心无力。”弘治皇帝平静说道。
这也是他们翁婿关系的矛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