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那百善小学的数算老师都是十分神秘的,从未在大庭广众下露面。
按照那繁昌侯的说法,应该是这位老师醉心学问,不想见人。
而今,面对天才少年李廷相的邀约,竟是回应了,而且,还答应下来。
“春闱后再战吗,有意思!”
“延伸而言,这人似乎也是举人啊,正在为弘治十五年的会试做准备。”
“如若是举人的话……怕是有些不智了,要知道,东林小学那三个老师,可都是一等一的天才。”
“不错,李廷相其人,更是应天府的解元,普通的举人也敢与解元相提并论?”
诸多读书人不以为然,却又很是期待。
东林小学已经输了一场了,难不成指望这一场赢回来?
若一输一赢的话……可就有意思了。
东林小学。
得知消息后,李廷相大笑,提笔而行:那么便会试后一战,比试什么,如何比试,任你选。
霸气且凌厉!
直白一些便是,老子很强,任你随便来。
不多时,百善小学门口也出现了一条横幅:不见不散。
双方,通过写字的方式喊话,一场比试约定,就此定下。
诸多读书人也是一阵意动,尤其是一些准备科举的学子,更是兴奋不已。
儒家探讨学问再正常不过了,可用这种方式高调喊话且大肆宣扬者,还是十分罕见的。
尤其是在这背后,非但涉及到两个学校之争,更是传统儒学与所谓的新学之争。
日子悠悠,转而过了正月十五。
京城的街道上,往来人员越来越多,更多的是外来商人以及一些务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