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反行其道

作者:未风尘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陛下,臣方才提及朝廷不应该控制布匹价格,非是无的放矢。”

百官注视下,王鏊继续开口:“且听臣讲个故事。”

“北宋庆历七年,杭州一带阴雨不绝,到了秋日,颗粒无收……米粮价格暴涨数倍。”

“正常控制米粮价格的法子,无外乎遏制乡绅胡乱涨价以及开仓放粮,然……”

“这诸多法子,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的,那么怎么办呢?”

“于是,在鄞(yin)县,有一个县令见四处闹饥荒,用了一个大胆且精妙的法子,那便是……”

“非但不遏制米粮价格,反而鼓励米粮价格上涨。”

说到此处,当朝大员中已是有许多人会意过来。

鄞县,加上一个知名的县令,其人呼之欲出——王安石。

时值天下闹饥荒,米粮价格暴涨,北宋朝廷下旨各地遏制米粮价格。

王安石却是反其道而行,非凡不遏制,反而允许价格上涨,于是乎米粮几个一日之内暴涨近十倍。

按理说,这等价格,与诸多平民百姓而言,几乎就是死路一条了。

但,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各地都在控制粮价,唯有鄞县允许疯涨,于是一些行商便将粮食运送至鄞县。

粮食大批量增多,购买者极少,再加上运送粮食需要耗费一定量的银子,于是,一些个行商就开始逐渐降价销售,不多久价格便恢复如常了。

时年江南受雨灾影响,朝廷国库空虚无力赈灾,黑市上米粮价格甚至暴涨至十余倍,一时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唯有鄞县,百姓安稳,生活安定。

如此反差,对比强烈,一时使得王安石名声大噪、一战成名。

这便是王安石控制米粮价格的法子。

那么,按照王鏊这意思……朝廷也可以效仿此法?

可问题是当年王安石控制米粮价格,只是一地而已,而今布匹价格暴涨,可是大明上下的,条件不同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