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先前,京城的人口也才四五十万而已。
这么多的人,诸多配套设施当然也要跟上。
吃过了饭,二人来到一处高岗地,这里,已是建起了百余间房子,三间房为一个教室,可容纳千余学生。
走进教室,里面是课桌整整齐齐,黑板、粉笔、尺子等工具一应俱全。
除此外,中间还悬着一个炉筒,顺着烟道直通户外,这是为冬天准备的。
相比于百善小学,这里是设施可谓是相当的寒酸,可于诸多西山的孩童们而言,能有地方上学,已是十分难得了。
“继续扩建,还有老师的招募,不要吝啬,多招一些。”
宁远说道:“不多久我会在数学院那边成立一个老师培训处,让诸多老师定期培训。”
大抵交代完毕,二人又赶至成衣作坊。
相比于布匹作坊,成衣作坊就略显冷清了,裁缝只有四五十人,多还是半路出家的半桶水。
而今大明几乎是没有售卖成衣的。
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裁缝匠人,条件稍微差点的,也可将买来的布料交由外面的裁缝铺子。
至于贫苦人家……也就只能自己剪裁了。
没办法,布匹这玩意于大多百姓而言,并不便宜,买来已是一阵肉疼,再交给裁缝铺子,又要一笔银子。
“成衣这边不着急,等布匹的产量大增后,再行招人扩建。”宁远吩咐了一嘴。
成衣的利润并不大,布匹、人工、运输、店铺等等,成本与诸多百姓自己买布相差不多。
那么,唯一的卖点便是品牌价值了。
西山,繁昌侯,与这两个字眼相关,再加上多样性的服装,估摸着也会有一定的市场。
大概将西山的情况查看一番,宁远便离开了。
也是此间,东林小学。
王鏊未曾邀请诸多老师前来,百余贡生老师却是自发赶来,一个个多是神色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