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七章--他乡遇故知

作者:杨儒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用的有超市,

精神需求有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

锻炼身体有操场和体育场(游泳馆),

学校面积两千多亩,建筑面积十万多平方米。有行政楼、教学楼、艺体楼、食堂楼、综合楼、宿舍楼、教师公寓、外宾接待中心等构成。

学校共设六个年级(初中三个、高中三个),额定招生1800人,在实际操作中可适当放宽至3000人。

教师编制给了200人--按照师生比一比十五给的。

这个编制数量可以说绰绰有余,只要学校老师不被大规模抽调,绝对能维持学校的良性运转。

如果按照数语外老师两个班配一个,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老师五个班配一个,信息技术老师每学年一个,舞蹈老师每学年一个进行招聘的话,学校编制肯定有富余...

从筛简历的过程开始,杨鸿儒就深入参与其间。所有简历他都有权过目,甚至他都可以把某些落选的简历丢进备选栏。

杨鸿儒真的用上这项权利了!

因为他在落选档案当中发现了熟人面目--大学的同班同学张文凯。

面试通知的信息、邮件以及电话都是杨鸿儒打的。在通知张文凯的时候,杨鸿儒特意用郑重而又严肃的语气道:“喂?您好?请问是张文凯同志吗?”

“我是...您好,请问您是哪位?”张文凯气势有点弱。

“我是华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的招生办杨主任。在这里我要通知您,请于八月一日早八点准时到我校进行人才引进面试。入校时请佩戴专用的面试资格胸牌--胸牌样式已经发到您的邮箱。请问您有时间来吗?”杨鸿儒问道。

“有...有...”张文凯连忙说道:“面试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嗯...需要注意仪容仪表,面试范围是课内。抽取考题之后会有十分钟准备时间,然后你需要进行二十分钟的无生模拟课堂。评委会根据你的表现进行打分。”杨鸿儒说道。

“好的...好的...谢谢!”张文凯感激地道。

杨鸿儒问道:“老张,你毕业之后不是留老家了吗?怎么想起来来海蓝岛了?”

“额...请问您是...”张文凯被杨鸿儒的神转折整的有点懵。

刚刚还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怎么突然就叫老张了?

“嗯...我是老杨啊!杨鸿儒!”杨鸿儒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