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零章--天狼馆主,恐怖如斯

作者:杨儒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等好汉们吃完早点,三三两两地就来到了会场。他们很给面子的在李静水身后集合--他是给育才举牌子的。

八点一到,大会就准时开始了。

主席台上坐的不是这武术协会的会长就是哪一派的武术宗师。而且突出河蟹,舞台边上果然还坐着几个出佳人--有僧有道。

首先是组委会主席讲话,老头是练家子,中气十足,干脆利落,简单几句就说完了。

接下来就该代表东道主的梁室长了,只要他一讲完,就该各代表队入场了。

参加开幕式入场的育才代表团分别有以徐德龙为代表的岳家军方队和以卢俊义为首的梁山观光团。

两个队伍格格不入,只能分别冠以教练和学员的身份加以区分。

武人教练混不吝一些不是事儿;

学员目光坚定,器宇轩昂则更是加分项目。

和好汉们穿的五花八门跟溜大街似的不同,抛开了二百出去当礼仪的岳家军战士,剩下的人都是穿着全套安保制服,手持防保盾和齐眉防保棍登场的。

坐在台上的和尚看着育才正在集合的方队颇感亲切--他似乎看见了十八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一角。

分列式检阅开始,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解说也在同步进行:“首先入场的是ah省阿龙精武协会的队员们,阿龙精武协会成立于1978年……”

小强纳闷地挠了挠头,按理说这次比赛很多单位都得了当地正副部门的大力赞助,无论经济还是正直实力都很强,可为什么第一个入场的是这么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队伍,到是很蹊跷的事情...

小强咬着梁山好汉给他捎带着的油条继续看着,第二个出场的还是ah省的:白歧沟文武学校。

这个就更离谱了,一个村级武校的代表队就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衣服土气,长相憨厚,其中还有好几个半大孩子,一看就是什么实力也没有,咬着牙来凑热闹学经验的,这样的队伍居然排第二?

杨鸿儒坐在茶几后边一边泡茶一边道:“很明显嘛!按照拼音排的...咱这地方得罪不起大城,所以按照拼音排顺序谁也挑不出个毛病。”

小强恍然:“学到了!学到了!”

经过最后统计来参赛的队伍共有179支。

当然这些队伍绝对是良莠不齐的。而且参赛单位的性质也不一样,有专门的武术学校,有像育才一样的文武双修学校,有武馆,有武术研究会,其中最得意洋洋的是散打研究会的。

而且气派声势也不一样,有只派俩代表来观摩的,那就显得人单势孤;也有像华夏体育代表团似的好几百人穿着统一火红运动服雄赳赳气昂昂的,一般这样的代表队肯定有地方正副的支持,他们的基地也都像我们一样在某个贵宾席里。

眼看着参赛队伍一个个过去,小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僵了:“怎么这么多叫育才的学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