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最前面啊!”
“有人等着摘果子呢!”
“谁?”
孙贤指指右侧,“鲁县那位。”
林浅讶然,“那位一直躲在后面,难道,他也憋不住了?”
“他憋得住个屁!”孙贤说道:“如今的局势渐渐明朗,陛下老了,未来的帝王是谁?嗯!”
“从龙?”林浅哆嗦了一下,“那可是不成即死啊!”
“富贵……险中求!”孙贤冷冷的道:“世家门阀如何起家的?都是行险。
没有胆子,就一辈子窝在地方。
鲁县那位不知想些什么,不过,此次他肯蹚这趟浑水,可见对杨狗不满。
这是大势。大势浩荡,咱们要顺着走……”
“是越王?”林浅笑道:“去年你家中送了一笔厚礼去长安,老夫还纳闷是送给谁。如今,算是清楚了。”
“长安没收。”对于姻亲的偶尔敏锐,孙贤并不意外,“老夫上次去鲁县,试探赵赟是一回事,要紧的是,老夫想看看他的态度。若是赵氏支持越王,这个大势连陛下都挡不住。”
另一个世界里,刘邦想废太子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眼看着事儿就成了,谁知晓商山四皓出场,一下就扭转了局势。
刘邦只能感慨,太子羽翼已成,不能动啊!
商山四皓才能自然是有的,但有才之士多了去,不差这四人。刘邦忌惮的是这四人的名望。
一旦废太子,立刘如意,这四人就会炸,然后四处说他老刘的坏话——昏聩,大汉离亡国不远了。
这事儿里面有多少是刘邦做戏,顺势安抚戚夫人不得而知,但仅此就能看出名望对大势的影响。
赵氏身负天下名望,特别是在北方。
若赵氏站出来喊一嗓子:越王是个明君的料子,哥支持他!
这个世间大部分人都是没主见的,赵子的学问惠及天下人,当他的后裔登高一呼,那些没主见的读书人,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