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反驳,只需说:宫变时右千牛卫不但不保护武皇,反而跟随李泌杀入宫中。
这不是早有预谋是什么?
回头这些事儿整理后,一旦发动,就让包冬全力以赴传遍天下。
要不,写篇檄文?
一旦举旗,舆论的作用比大军还犀利。
唯有在舆论上占据优势,才能赢得天下人的支持。
否则看看另一个时空的安禄山的下场。
安禄山起兵后势如破竹,可越往后,就越显得力不从心?
为何?
因为民心还在大唐,他攻占了各处,可当地从百姓到豪强到官吏,全数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也就是说,他打下来的地方,不是收获,而是累赘。
如此,打下来的地方越多,他的包袱就越重。
其次,在起兵被定性为谋反后,他的麾下渐渐也迷茫了。为了家国厮杀,身后的家国便是自己精神力量的来源。
所谓清君侧,在许多时候就是谋反的代名词。
而为了谋反……也就是为了安胖子一个人的好处,这样的军心如何能长久维系?
所以,名,比之大军更重要!
要搞臭伪帝!
杨玄心情大好!
“郎君。”
姜鹤儿试探道。
“什么?”
杨玄在想,当年的孝敬皇帝其实堪称是众叛亲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