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燕问道:“你当年可曾有过这等感觉?”
好像,有的啊!
赫连荣点头。
“他有些憷我?”杨玄得知消息后莞尔。
“本来要讨价还价一番,韩先生说让人禀告国公,沈长河马上就软了。”
赫连燕看着杨玄,想到他的性子,笑道:“其实国公对身边人极好。”
“是呀!”
姜鹤儿不解的道:“他怕什么呢?”
杨玄笑了笑。
“这叫做敌我分明!”赫连燕总结道。
姜鹤儿把文递给杨玄,杨玄看了,是关于教育的。
文里提及了百姓和豪强子弟入学的比例,准备进一步拉开,让百姓子弟的比例提高到九成以上。
“这是李文敏递来的文。”姜鹤儿说道。
“怎地没有刘公和宋公的批阅?”
按照程序,文该先到刘擎和宋震那里,二人商议后,给出意见,最后送到杨玄这里拍板。
文到了杨玄这边后,要先经过姜鹤儿的审核,再递交杨玄。这是一个小内的架构和流程。
一旦放大,便是三省的结构。
杨玄看了姜鹤儿一眼,心想小鹤儿自然担当不起这份重责,以后还得物色一个大才来身边协助
“打回去,就说,八成。”
不能压制豪强太过,否则百姓子弟上位太多,就成了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必须有人来牵制
姜鹤儿看了杨玄一眼,心想国公不是一直支持百姓子弟的吗?怎地会反对李文敏的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