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圣进士、赐进士

作者:二十四桥明月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圣殿掌控文路,但也离不开世俗政权的支持,如果国家治理不好,长年战乱,文人根本没办法读书,圣道也难昌。既然需要世俗政权的支持,那么你也总得给世俗政治一些权力,如果文人的一切,世俗政权都管不了,给不了你前程给不了你力量,你让文人如何为这些政权效命?

所以嘛,就形成了“有限放权”的政策。

圣殿取最顶端的。

皇帝取高端的。

其余的人,侯着吧。

秦放翁的意思很明白,林苏既然已经进了彩虹桥,就没办法再将他拉出来,那会怎样?林苏有三种结果,一是直接考中圣进士,二是进入候选进士名单,三是落榜。

如果是第一种,他直接考中圣进士,那算他真有狠,皇帝也没办法插手。

如果是第三种,落榜,那无需费脑筋。

但如果是第二种(候选进士)呢?他们的操作空间就到了,皇帝对林苏并不感冒,再加上几个朝官的奏折,哪怕林苏拥有名扬天下的青诗、青词,也可以将他拿下。

那么,林苏有没有可能直接一步登天,踏入圣进士这个行列?

张文远、秦放翁、赵勋等人并不看好,虽然他的诗才一流,但他毕竟出身于破落户林家,林家祖宗八代都是将门,能有多深的底蕴?殿试跟会试不一样,殿试中,光是圣言注,就占到了总评分的一半权重,单靠诗词并不足以让他脱颖而出。

当然,林苏这几个月也有抱山这样的名士支持,但抱山又算得了什么?抱山当初殿试时,策论也是一包糟,圣言注比起他们都不如,他能让林苏短短几个月时间超越老师,达到圣进士的高度?呵呵,谁信?

所以,综合结论,林苏极有可能凭借他的诗词功底踏足“候选进士”之列,进而接受他们的蹂躏……

两位大人受挫之余,又一次找到了新的兴奋点。

……

林苏降落在贡院考场之外的大坪上,看到密密麻麻的学子,纵然是林苏这等见多识广之人,也是暗暗心惊,这么多人?

宽大无边的广场上,粗略估计至少也有五万。

但细细揣摩下,也能理解。

三年一次的科考,每届每州产生200至800举人,加起来上万人,这些人十有八九是会参试的,这还不是主流,主流是那些前几届落榜的,殿试录取率1%左右,剩下的99%年年滚雪球,你说会滚到多大?

考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一脸风霜的中年人,主流群体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林苏目前骨龄19,在这个巨大群体中显得格外的青春靓丽。

但他也不敢欺负老同志,这些老同志可都是读了几十年书的人啊,不管什么事情,几十年做下来,总能出神入化,谁能断言他们底蕴不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