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人同时决定,看看皇帝的表现。“臣等,明日恭等皇上上朝……
当日皇帝就把叶茹秋送出了宫。
大概是为表态度和决心,面对哭哭啼啼的叶茹秋,皇帝面都未露,尤其决绝,任由叶茹秋在宫妃的刁难和宫人的唾骂里离了宫。
之后,皇帝便去了坤宁宫,皇后虽没留人,但皇帝坚持在那儿吃了顿饭。即便氛围不怎么好,但皇帝姿态摆的极低。
再之后,皇帝去了翊坤宫,探望了贵妃后,当晚宿在了贤妃处。
接下来的几天,皇帝按时上朝,时常探视皇后和太妃,晚上则雨露均沾,早先的皇帝似乎又回来了……
三日后,先帝忌日至。
按着规矩,皇帝会带着百官前往太庙进行祭祀。
这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一大早就在百姓的夹道围观下前往太庙。
谁叫近来的皇帝处于风口浪尖呢?
民间传言,皇帝被妖妃吸足了龙气,这会儿精神萎靡,印堂发黑,孱弱无力。所以大伙儿都想看看皇帝此时真容,于是那路上人潮汹涌,里三层外三层。
而皇帝则一心想要挽回民心,便与诸臣商量着,没有清空道路。
所以这一路,民众的议论都在不停往皇帝耳中钻。
说什么他被妖妃掏空了身子,早已没了龙运。
又有说,先帝在天之灵,看到今日皇上,不知会否后悔。
更有人在怀念昔日先帝英姿,攘外安内,何等英雄……
取笑,讥讽,感叹,各种冷言冷语充斥皇帝耳中,就是没有崇拜,尊敬和爱戴。
皇帝心头郁愤。
岂有此理!
自己是天子,是佑他们平安康乐之人,结果这帮愚民,这般薄情无义。
他愤慨!他更暗自发誓,必须重展雄风,让这些人心悦诚服!他,比父皇强多了!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