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古郡传回朝廷的告急书信,如同雪片一般,一封接着一封。
新君李据亦是焦头烂额。
他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朝堂上,李据询问群臣,谁能率军击溃西番军。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挺身而出,向李据请缨出战。
其一,西番军确实是来势汹汹,且兵马众多,战力彪悍。
其二,京城现在根本没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为了平定九王之乱,京师军主力已经悉数调走,剩下的京师军,还得镇守京城,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调往汤古郡与西番军作战?
没有足够的京师军怎么办?
只能临时征召新兵!可是,用临时拼凑出来的虾兵蟹将,去与连战连捷、士气如虹的八十万西番军作战,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言对李据的影响太大。
朝中的许多能臣名将,表面上是对李据俯首称臣,但内心却是对李据充满质疑,很多人都在怀疑,先皇李惠会不会真是被李据毒死的。
要知道朝中的文臣武将,可都是李惠的老哥们、老兄弟,这大周的江山,就是他们跟着李惠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对李惠的感情极深。
现在李惠死得不明不白,而新君李据又有重大嫌疑,人们当然不愿意为了李据,上战场去与西番人拼命。
出于这些种种的愿意,大周的朝堂上,满朝的能臣名将,却无一人向李据请缨出战。
看着下面一个个低垂着头,全都默不作声的文臣武将,李据颇有心灰意冷之感。
以前他不理解何谓众叛亲离,现在,他算是深刻领悟到了。
散朝之后,李据便随之病倒。
即便是卧病在床,看着一封封边疆传来的急报,他也是一筹莫展,忧心忡忡。
思前想后,李据召陶源入宫见他。
在群臣当中,李据还是最倚重陶源。
来到李据的寝殿,看着躺在床榻上,显得异常苍老的李据,陶源心中叹息一声,他跪地叩首,说道:“臣,拜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