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应该能避免姜雨的家人过来找麻烦。
“大丫姐,我替我堂姐谢谢你。”姜元眼睛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我现在就去告诉堂姐。”
一连几天姜清婉家里都非常的热闹,姜清婉找了苗婆婆,三丫,五丫还有三奶奶过来一起帮忙。
原本她还想叫三婶和翠兰婶一起的,但她们在酱料作坊里,临近过年酱料作坊也是忙的热火朝天。
短短几天,她们几人就差不多把姜元收的山货弄成了炒货或者干货。
“还是大丫聪明,这山上的柿子,榛子居然能做出这么多花样,我以前怎么想到这么干呢,这些零食当年货可比供销社的那些东西好多了。”
苗婆子正在用包装袋装弄好的零食,一边装一边发出啧啧的感叹声。
其实姜清婉手里好多可以做的小零食的,她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
基本是就是炒瓜子,炒榛子,栗子糕,栗子仁,柿饼,冬瓜条还有江米条。
不过那些放不牢的糕点,姜清婉没有做很多,等她去熊哥那里探探路再说。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炒货,但是配料都是姜清婉精心配置的,绝对比供销社的要好吃。
“是呀,我都没想过这炒个瓜子就有这么种口味,这甜的,咸的,还有用茶粉炒的,味道简直是好极了。”三奶奶坐在旁边一脸赞同。
她刚刚尝了好几把,每种口味都特别好吃,比她前些年只用盐炒出来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苗婆子看着地上一袋一袋装好的炒货,不由得感慨,“这苏知青和陆知青果然是城里人,这大过年吃的炒货都不一样,还一下子要这么多,这得吃到什么时候?”
正在整理东西的姜清婉闻言,眼神一闪,她并没有和苗婆婆还有三奶奶说这些炒货的真正用途。
她们和村里人一样都以为这些都是苏秉希让她做好送回京市去的。
大户人家用的量,他们平常老百姓肯定是比不了的,对于这个说法村里人大部分都没有怀疑。
“苗婆婆,三奶奶,你们喜欢的话,等会回去的时候带一些走。”姜清婉从桌上整理出了一些让她们带回去的炒货。
苗婆婆和三奶奶赶紧拒绝道:“不用,不用,我们刚刚做的时候已经吃了很多了。这东西做起来费劲,到时候给苏知青的少了就不好了。”
最后顶不住姜清婉的“强硬”,回去的时候手上提着一袋零食,还有这些帮工的工钱。
苗婆婆和三奶奶原本是不想要的,不过就是帮几天忙,要什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