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高翠兰眼神扫向自己憨头憨脑的二儿子,“那你哪里的布票?”
姜胜兵一脸无辜的模样,赶紧掏出没有用的布票,“娘,你和奶奶过年也做身新衣服吧,这些布料是瑕疵布,不用布票,你给的都在这里呢,还是这是剩下的钱。”
高翠兰接过钱,狐疑地看着姜胜兵,“买了这么老多的东西,居然还剩了钱?这瑕疵布真有这么便宜。”
姜胜兵赶紧把事情和高翠兰说了一遍,让高翠兰打消了疑心后,他带着姜清婉去了大队部找爷爷。
一路上,姜胜兵都在和姜清婉说县城供销社那个酱料订单的事情。
“大丫,你说县城的供销社需要这么大的量,爷爷会答应吗?刚刚都怪我还没有确定,就直接说出去了。”姜胜兵烦躁地挠了挠头。
“胜兵哥,你放心,三爷爷应该会答应。”姜清婉清脆锐耳的声音让姜胜兵心头的烦躁消了几分。
到了大队部,只有村长一个人在那里。
村长见到孙子和姜清婉回来了,迫不及待地他们情况,“大丫,你们回来了,学得怎么样?”
他昨天又去了一趟公社,公社又问起了养猪厂的情况,显然是很重视。
“爷爷,我在农业局学了很多,农业局养猪的师傅还夸我和大丫了。”姜胜兵掏出了揣在怀里的一本笔记本,“爷爷,这是我和大丫记的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后村里按着这些步骤养猪,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
姜清婉见三爷爷激动地接过了那个本子翻开看了几页,声音洪亮地连说了三个好字。
“爷爷,这笔记是大丫整理过的,而且她还去农业局的图书馆找了很多资料,教我们的那个师傅看来都说大丫整理的好。”姜胜兵有些得意地和村长报告。
“大丫干的好。”村长眉开眼笑地夸奖了姜清婉。
姜清婉谦虚地回答:“这没什么的,胜兵哥学得更多。”
村长笑眯眯地说道:“你们两个都不错。”
姜清婉想到了今天来找三爷爷的目的,“三爷爷,我和胜兵哥在县城供销社谈了一笔生意,每个月供给他们1500罐酱料。”
闻言,村长激动了一下,“1500罐!这么多。”
每个月1500罐,在加上镇上的500罐,每个月的收入多了很多。
村长笑着见牙不见眼。
“爷爷,那个供销社的经理说我们的酱料好吃,而且县城已经有些人家吃过我们村的酱料,都是从镇上的供销社买的被人送给县城的亲戚,我们村的酱料在县城还是很有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