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地藏点点头,“聆听众生之愿,消其执、破其罔、解其惑。由此而生的功德,便是愿力。”
“我佛门正宗,有一条路,叫做发愿修行,能发多大愿,便取决于积累了多少愿力,发愿之后便是行愿,唯有行愿完成,修行才能更进一步。”
“白莲伪佛不去谈,我佛门弟子,无论是走什么修行方式,最终由大菩萨晋升佛陀时,便都要回归发愿这条路上来。”
听着地藏菩萨的娓娓道来,陈洛恍然大悟。
说实话,之前陈洛对佛门发愿一直有个误解。这玩意儿不就是像贷款一样的吗?
自己发愿要改造天地,然后天道就给你相应的功德,让你去做。
不对,贷款起码还要抵押呢。这就是靠一张嘴。
不客气的说,这玩意,简直就是诈骗!
给天道画饼第一人!
但是天道老爷傻吗?
从他开武道的过程就知道,人家天道精明着呢。
所以陈洛一直以为发愿这种修行是嘴上说说,糊弄凡人的,实际上还得老老实实的修炼。
但是今日听地藏菩萨认真解释,陈洛才明白过来。
发愿大小,取决于愿力多少。而愿力多少,取决于积累了多少功德。而这功德,又来自于聆听信众的请愿,帮其完成心愿。
这一套,逻辑闭环了!
“所以,我需要愿力,才能让这条佛门大道凝结成实质?”陈洛问道。
地藏点点头:“这是基本,以愿力为基础,方可能实质化那条大道。”
“当然,你师兄的说法也对。”
“武道不入万里,你的佛门大道实质最多也就是九千里,与武道齐平。”
“你非佛门弟子,众生之愿的功德,你无法转化为愿力。”
“最后,一条大道内,天道可以允许冲突的理念存在,但是两条互相冲突的大道,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