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此同时,竹林内,陈洛也停下了笔。
阅读九千里书籍的作用,陈洛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但是,暂时没办法公布啊。
总结起来,读西游记,大概有三个好处。
首先,针对人族,母庸置疑,九千里书籍生出的红尘气比六千里书籍的红尘气无论质还是量上都要多出不少。
不过,因为演化规则的原因,读起来对神魂也是有些负荷的。因此怎么分配九千里书籍和六千里书籍,就因人而异了。
其次,就是《西游记》的独有特性了。
阅读《西游记》,会生出一种新的力量,陈洛将这股力量叫做“动静之气”。在七千里之前阅读,动静之气在于动,生出了这种力量,会提升对情感的感受力,更有助于武道修行;而在七千里后阅读,就会生出“静之气”,有助于定心猿,栓意马。
究其规则根本,无外乎是七千里前涉足红尘,看到“贪嗔痴”;七千里至情至性后,收获“戒定慧”!
而“动静之气”和书中什么内容息息相关呢?
八十一难!
书中唐玄奘每经历过一难,读懂的人就能生出一缕“动静之气”!
但这个设定涉及到了剧透,所以陈洛眼下没办法公布!
而更没办法公布的,就是阅读《西游记》的第三个特性!
普渡!
当阅读《西游记》后,自然而然会生出一丝“普渡之力”,这股力量会包裹住读者的生灵灵光。
这方世界,生灵灵光是生命的初始,当生命逝去后,生灵灵光会进入生灵长河,随着长河漂流,直到再被甩出来。
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在生灵长河中,灵光不可计数,不可避免的,某个生灵灵光会被其他灵光吞噬或者融合。
也就是说,生命一旦死去,他存在过的痕迹就会被破坏掉。
只有那些修为高深的人或者妖,能够在灵光上多附加一些力量,尽可能在灵光被破坏前逃离生灵长河!
南荒象族的象谷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那条轮回规则保证了灵光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