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天子大权旁落,政令难出长安,各地王室诸侯各自为政,属地官员在地方搜刮盘剥,百姓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如今皇权秉正,天子欲励精图治,再过数年,天下必有改观。”
王昭君樱唇微翘,露出了一个不屑的笑容,语带嘲讽。
“孝武皇帝号称千古明君,天下大权尽在掌握,四夷宾服,天下百姓的日子就好了吗?武帝元封四年,辽东流民二百万入关,史无前例,而我们的史书却一笔带过,这些流民是怎么出现的,辽东又无兵灾战祸,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
王莽思索了一下答道:“那时的权贵们大肆兼并土地,才导致大量百姓无地可种,流离失所,沦为灾民。”
“哦?仅是如此?据我所知却并非如此,那时辽东一带,数百里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百姓视土地为祸患,有地的人家想将田地白送人都没人要,皆因朝廷的徭役税赋太高,各种苛捐杂税让他们想种地都种不起,这才被迫流亡。”
王莽感慨着点点头说道:“姊姊之言有理,各地权贵官员不顾民生,层层加码,中饱私囊,实在是国之蛀虫。”
王昭君冷笑道:“和各地权贵官员有什么关系?上不行,下不效,归根结底,无非是号称天下明君的孝武皇帝将百姓们玩弄于股掌之中罢了。”
王莽眉头猛然一皱,额头青筋跳了几下,看着王昭君流露出不悦的神情。
“姊姊为何出此不敬之言,孝武皇帝明并日月,乃一代雄主,怎会不体恤百姓?”
王昭君毫不退缩的直视王莽,缓缓说道:“你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崇尚古礼,想不通此节也不怪你,武皇帝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只能向民间收割财富,可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卖官鬻爵,有了爵位就可以不服徭役,甚至能免除一些小罪,此令一出,大批手有余财的商人和百姓便纷纷掏钱买官,一下子从富户和商人们手中收来了大量钱财,国库顿时充盈。
第二步,国库充盈后,武皇帝马上就下旨加税,导致富户和商人们纷纷隐匿财产,只有普通的穷苦百姓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血汗钱上缴,这样一来穷苦百姓的钱也被朝廷榨干,看着那些偷逃税款的富人们每日衣履光鲜,百姓自然怨声载道。”
第三步,武帝见百姓已经开始有了怨气,颁布了“告缗令”,让百姓揭发藏匿财产的富户和商人,揭发后富人的财产就全部没收,而举报的百姓能分得一半,这样一来穷苦百姓欢欣鼓舞,纷纷举报揭发,这道旨意便成了他们的生财之道,大量富人被抄家破产,朝廷和底层百姓却是大发横财。”
王莽听得背心一阵发凉,额头渗出了涔涔汗水,犹豫着说道:“这样倒也很好,虽然掏空了富户,却也让朝廷和大多数百姓得了实惠,似乎是利大于弊。”
王昭君又是一阵冷笑,不屑地说道:“亏你如今身居高位,见识却浅薄如斯,只怕那位定陵侯淳于长在这些事上都要强你百倍。”
王莽这次不敢再还嘴,小心的说道:“小弟愚鲁,请姊姊点拨。”
王昭君长叹了一声,继续说道:“武皇帝又怎会让百姓从中取利,他早就安排好了后招。
第四步,武皇帝下旨,“告缗令”升级,举报范围不仅针对商人和富户,无论是何身份,只要有钱,都可以被举报揭发,都在“告缗令”的范畴之内,可怜那些刚把钱拿回家的百姓,自己就成了被举报揭发的对象,一时间,天下再无中产之家,都沦为了穷苦百姓。
这四步下来,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百姓们见识有限,哪里能想到这些帝王之术,他们连自己为何沦落都不清楚,只得无助的怨天尤人,终至流离失所。而国库却无比充盈,仅“告缗令”这一条举措,朝廷得财物亿计,得奴婢千万计,田地住宅不可计数。
武皇帝大量封赏皇室诸侯和朝廷官员,官员们感念武帝恩德,史书之上自然都是阿谀之词。”
说到这儿,王昭君顿了顿,又是一阵冷笑。